伯威師傅其他文章

                                      圖、文•伯威  

復活江西行之六 

嶺南第一山:南華禪寺 

 

 

 

  

〔左〕南華禪寺的大門 〔右〕南華禪寺的山門

 

 

    公元五零二年(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印度高僧智藥三藏率徒,往五台山朝聖,途經詔關曹溪,察覺此處山川秀異,宛如“西天寶林山”。並對其徒曰:「可於此山建一梵剎,一百七十年後,當有無上法寶於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宜號寶林。」民間遂於此地興建了寶林寺,現今南華禪寺的前身。公元六七七年(唐高宗儀鳳二年),此廟宇成為了禪宗六祖惠能禪師弘揚“禪宗”佛法的道場,亦應驗了智藥三藏高僧的預言。禪寺在唐代,曾名“中興寺”和“法泉寺”,到了公元九六O年(宋太祖開寶元年),被賜名“南華禪寺”,沿用至今。


  

〔左〕南華禪寺的正向 〔右〕南華禪寺的明堂


    歷代無情的戰火,使到禪寺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在歷代有識之士的支持下,聖廟亦能崇立至今。最近一次大規模的維修,實在於公元一九三三年,由虛云老和尚主持,由將原來四合院平面的布局,改為階梯式的中軸線布局,歷時十年。南華禪寺面貌一新後,信眾從各地而來,絡繹不絕,遂與廣州的光孝寺、潮州的開元寺和肇慶的慶元寺合稱嶺南四大名剎。

 

  

〔左〕南華禪寺的靠山 〔右〕聖廟後山綠草如茵

    午飯後的筆者,頗有飯氣攻心的倦意,但當筆者站於禪寺牌坊之前,四圍張望,卻使我眼前一亮,精神為之一振!如此的山巒,真是一個上等的風水格局。先說禪寺前朝曹溪河,河水左水倒右,河口有馬鞍及石堡兩山似捍門對峙,有“水口不容一舟”之感。水後眾山彎灣朝拱有情,山上的清秀小山崗恰似向禪寺張望,這可算是一個“羅漢聽經”的上乘靈驗寺廟罕有格局。


聖廟之朝山

 

  

〔左〕大雄寶殿 〔右〕大雄寶殿的明堂


    禪寺的來龍源來自大庾嶺,起勢於沙溪大寶山,至此山頂開帳橫列,凸出大象嶺,端崇於南華禪寺之後,左右環抱,宛若大象卷鼻,世稱為“象山”。象山雖不很高,但山上古木參天,濃蔭蔽日,實使人有「山不在高,有仙有靈」的感覺。

 

  

〔左〕正向的攝影可見天王寶殿偏左 〔右〕寺向小橋從而可見其左右對稱的不規則

    從這裡有限的篇幅,細述在這裡的見聞,實在是一件很難的事。寺內收藏的珍貴古物如:六祖惠能的真身、千佛袈裟、歷代帝王的聖旨…等,數量真能令人有數不勝數之感。當筆者路過一殿時,僧侶們正在唸誦「大悲咒」,此時筆者彷覺得觀音菩薩,在我心中出現,佛留心中。

 

  

〔左〕大雄寶殿中央之卦線 〔右〕祖殿牌匾

    令筆者記憶最最深的,卻是它的坐向。全寺採人元龍坐未(西南偏南)向丑(東北偏北),若以大雄寶殿作中心點量度,為坐震為雷卦上爻;而曹溪門(寺廟的第一重山門)、寶林門(寺廟的第二重山門)、和藏經閣,分別採用震為雷卦三爻、震為雷卦上爻和澤雷隨卦上爻等不同的線卦。其中用得最多的震為雷卦是父母卦,而澤雷隨卦卻為子媳卦。為甚麼要採取不同的卦呢?有人說這中軸彎曲之形狀,恰像一隻象牙似的。而為筆者現今來說,這還是一個謎團呢?

 

  

〔左〕六祖真身的圖片 〔右〕回程時攝下的山巒-官帽及貴人

    短暫的停留,便要離開四天行程的最後一站了,在旅遊車上一再次瀏覽曹溪河的山水,真使人有依依不捨之感。這次的旅程,車程雖然較長,但使筆者卻能進一步了解「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的意義!(本篇完)


 

禮文顧問公司網址:www.pakwai.com

 

伯威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WB01343_.gif      回首頁     WB01345_.gif (616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