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玄機》雜誌主頁   宏泓道者其他文章

因果命程定論 (六)          文•宏泓道者抄錄(敕奉祖師泓道, 正统之道)

觀音菩觀降

第廿五章 何謂新造因

因果,是既種其因,才有其果。往昔在因業種下之後,其業緣歷經輪迴,在此轉輪動力之間,促使緣機成熟才形成果報。然則,上元甲子 關皇榮登九五,掌凌霄權樞,有鑑隔世果報,容易因當世善者未獲福,惡者未遭禍,乃頌敕果報律例為『現世報』,因此因果輪迴報象中,產生新造因世報。 

眾所周知,當個人遭到因果冤親之干擾,必然多是累劫以來所種之因端,我人夙世輪迴不知凡幾,業累之清債,已是緊密,再加上新造因之快速成熟顯報,當然就更為頻繁。因此各大正教都知三期末劫,因果大清算之警語。 

為何要在本書中闡述此一現象?緣於因應新天律,有必要讓眾生知道果報頻繁之原因外,尚要使眾生知所警惕,切莫以為果報要經輪迴才會緣熟。吾舉個最淺顯的例子:往昔許多人不能善事父母,以不孝肇因,但卻不一定會遭逢兒女的不孝。際值今日天律新頒,凡有不孝父母之人,必遭兒女同樣不孝以對。不過,眾生對於何種事物是為新造因,可能有所無奈,無可著力。當然,這些必須巳經達到宿命通力,亦即修行有所成就之人,始能察知。因此,眾生最保險的做法,就是謹行戒慎,切勿在日常間有所違道德戒律等事,即可有效斷除新造因之虞。 

在此三期末劫末法時際,雖有大道普傳,眾生輕易可以親近道場,可謂福緣深厚,可以藉修行之機而了斷夙世業累,只要再戒慎於新造因,則將過程平順,減少一大阻力。尤其值得一提,即是新造因之果報,是絕對相對性,緣於夙昔必經輪迴才會產生報象,今時略去此一過程,當然即要針對特定性而成報象。譬如說你喜歡欺騙他人,或者佔人便宜,當你受報,也將是此一現象。深願眾生明之而戒慎,有過則改,無過則勉。 

第廿六章 念力與業力

何謂念力?即乃我人以精神層次之能量,凝聚成可移動之力場。業力,即是造作事務所產生報果之現象。此二者所差別者,一是當下即可產生之現象,此一念力並已經實驗推証,在人類身上是可以形成;另者,業力則是屬於因果輪迴現象。有一派學說,大意是;人在心牛都有一個不的概念,譬如:不要生病,不要坎坷、不順,因此相對面即是要健康,要順利,要飛黃騰達。但實際上,你不要生病,它卻愈會生病;你不要不順、不要坎坷,它卻愈會波折阻礙。這一學說,築基理論在心理學上,叫「患得患失」,人有此心理,反而將平素的實力(或運程) 大打折扣。 

吾淺喻之:許多人都曾碰上求學期間,平素功課不差,考試也算差強人意,一旦碰上正式會考,卻往往疏誤,比平常實力降低許多(許多事項亦如是) ,此正是人之心理患得患失,壓力過重,臨場緊張而失常,正是人心深處不的反射。易言之,此一念力使人情緒陷入對照現象,而產生折扣的結果。忿力就像隨著人之出拳動作所帶起的力場,雖然看不見,但卻可以感受到,而拳的落點,實質接觸面,就像人之業力所產生的現象,是屬於實質面。 

在因果理論間,將念力與業力併提,是因為它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感召與牽引。念力在你心中「不」的時侯,它即牽引你的業緣成熟(如前所譬喻,你不要生病,往往都很會生病) 。業力亦如是,當你心中有欲望時,你的防護能量降阺,因此業力隨之產生至少會促顯業緣成熟)  

也可以是正面,就如有人可倚仗念力移動實物一般,它是正面能量,所以正念,如慈悲喜捨,如念佛、誦經咒,這些都是正面的能量,所以一定可以消弭負面的能量,如業力等。  

第廿七章 勿逆而餒

人生在世,十之八九不如人意,此乃大多數人通象。但是,卻有極少數之人,卻逆境處處,並且長時陷在困境之中,非止於事業財運之不順,並多有小人活鬼、不善業緣之干礙。有時同一事件在別人身上,僅僅造成小漣漪而已,但在其人身上,卻形成軒然大波,甚至牽擾甚久,尚可以因此煩瑣頻繁,造成牽於人。 

眾生在日常周遭間,當可見此事例,許多人嘲謔曰「倒楣鬼」,但是當事人更是頹喪,不僅僅倒楣可以形容此心境,甚至有人灰心喪志,走上絕路。 

雖然各自造業各自擔,其人今生所受,緣於夙世所造。然則,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見其困境,不免油然憐憫。所以,可以藉此篇而鼓勵逆境之人,當下發心行善。依據冥例所判,今生困頓貧賤之人,並非造下窮凶惡極之大罪,但是,卻有很多小罪業,譬如說:累世間常有仗勢欺人之冤怨,重不及致命,但此行為過多,又每件每件累積不同之怨氣,因而今生運程每每在屋漏偏逢連夜雨情形下,雪上加霜,乃至其人每逢好事,也後繼無力,一旦碰上壞事,就比別人嚴重。 

俗語有云: 「一樣米養百樣人」。人皆各有際遇,此一際遇之來源,即累世之因緣,因緣既已前種,悔之不及。然則,時猶未晚,若能當下即發心懺行,(無須依任何教門、無須花費任何錢財、只要一念向善,見善即行。) 則可藉此意念之提升,遏阻不善因緣之接踵而至,乃得漸漸扭轉此一困境。但是要記住,持續的動力很重要,故困境稍有舒緩,切要加倍勵行,才能有較大的空間改善。往昔有很多事例,從困頓間一夕改觀,往昔之律是隔代() 果報,但今律已改,定將會要有更周嚴而急速的果報動力。因此眾性勿逆而餒,將能很快憑藉一念懺行之善而得扭轉困境。 

第廿八章 勿順而乖

乖者,今人義為柔順而和。然,其本義是為違逆、蓄意反其道而行。人在順境之中,容易得意忘形,總以為自己得天獨厚,遇上任何事故或波折,總能化轉,並且得貴人之助,轉艱困而成平順。 

容或有人是如此,但其中關鍵仍在你自身的福報尚未盡頭,才會看似逢凶化吉,一切順利。語云: 為善不昌,必有餘惡;為惡未禍,必有餘蔭。所以,人在順境之中,即是在消耗你自身的福報,一旦用盡,即會遽然逆轉,尤其順境之人,在消耗福報猶倍數於平常人,因為一般人尚會見善量力而行,順境之人則會不屑(或者不會刻意) 去行善,因此一增一減之間,福報之比例不言可知。 

當人在順境之時,通常都會認為理所當然,也就是觀念容易進入比較自我的領域,私心更加明顯,鮮少身在順境是如身在逆境,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因此不但不容易再積善福,更容易造下乖逆的言行(或是蓄意背離道德規範),在此情形下,一旦積累到一定程度,福報不再(並且也因為沒有善德善福之造立,即容易牽引出夙世之業力。) 

眾生在人生苦報場中,是了結夙世因緣,所以可以得到善福,相對也必然會有因果業債需要償了,一旦在報象出現之時,你沒有善力(亦即善因緣之能量) ,那麽情勢逆轉,要再挽回實在困難,尤其身在順境之人,總是認定自身的擁有,不論是權勢、財富,甚至政商人脈,一定會足以化解會遭遇之困難。換言之,他認為他有能力藉目下所擁有之力量去面對不順之情境;加上人心不足之通病,有權者、有錢者,都會想要更有權、錢,所以對此用上不當的手段者,比比皆是,那麼更加速順境的消失。

因果論中,福善積多,自然得享福報而一切順利,可是沒有人可以福報不盡。(若有早已成仙、成神,無須再入輪迴。) 相對,人皆有惡,累積夙世業緣,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當你在順境時,切要居安思危,至少也要戒慎,切勿故意違逆善道,可以延續順境,不致逆轉於不善情境之中。

第廿九章 因果不能滅

所謂因果不能滅,是一旦其因種下,即已形成其事件本身牽引的能量,在未來時間中,此一牽引之業力,必然會形成果報,所以種因即是肇建不滅之果報:僅能從果報未成熟之前,加以消弭或者提高自身防禦之能量,以期因可消、果可輕,降低種因能量傷礙至最低程度。 

首先,如何使果報大化小?當然即是相對面種善因、結善緣、使自身在生命過程中,會牽引因業成熟的事機及運程,改善至比較平順,如此可以作預防性之消弭因業。如何提升自身防護、及抗禦果報來臨時之衝擊?唯一不二良方,就是修行。因為修行一則明理生慧;二則增益自身夙世善機顯現;三則最為重要,因為你在修行之中,必然會皈依佛聖,則可仗恃佛聖之庇助;就好像前面有座山,幫你擋住強烈旋風,你可以減輕受到衝擊傷害。

修行之人,甚至有人可以藉助法要,如密行,以提升自身能量與業力抗衡;或者轉化、消抵(當然是必須具備功行,才能有效抗衡,否則,亦如他人要受果報。)昊天至仁,果雖不能昧(),但卻可以使之預防減輕,甚至舒緩延長,最簡單的分析,百斤重物,一次是重擔,但分成三次、五次、十次,則可勝任負荷,甚至有人已不視為重擔,可以輕易度過此果報。 

是以故,眾生當須體悟果之可怕,來自其因。慎因是為周全之道,若是其因已種,則時刻惕勵,勉之而行。 

第三十章 考關

為何考關與因果會聯結?為何闡述因果論會有考關?原因很簡單,許多果報,是助長考關的衝擊傷害,甚至層面更廣;有的果報本質上即是藉著考關來了結。吾淺舉一例:某對夫妻,妻一心向道,但卻常遭到夫之阻礙,甚至污衊,以至此一婦道無法專心精進,此謂之家庭考。但其本質上,有其夫妻因果存在,所以,考關在修行之過程中,幾是不可避免。 

當然,因果以考關形式出現,則是更在理所當然,許多精進道子,在早前均是一昧以道程為重,將家庭考輕忽,或者置之不理,因此往昔修道子敗在此考關之下,難以枚舉。時至今日,上天大開普渡之門,鸞門應運弘興,善書寶冊廣為頒傳,許多道子巳較能圓融面對此一家庭考。 

然則,一關雖過,一關又起,今日道子雖已大幅降低減輕受到家庭考關之傷害,卻受到更多考驗,如名利關,如順逆考,甚至還有法教宗脈及至仙佛考,諸此種種,好像道子道程頗為坎坷,因此又怨上天為何要有如此多考關。雖曰道無考,不成道,但最主要的關鍵,是因果的力量,藉考關來了結。換言之,不是 上天故意刁難,而是你自身的因果要了,才會有那麽多的考關讓你去面對。

修行路,好似求學路,要經過許多考試,才能証明你領悟了多少。修行者要經過考關,才能驗証你的明心見性是不假,更何况面對考關,度過它,你的道程更進一步,並且,因果業累更減輕許多,所以吾在本書才會將考關列入,以茲勉勵。 

第三十一章 總論

本因果書名以命程定論,當然即是著重於闡述命程現象與因果之聯結。因果,是有其定律及邏輯,絕非天馬行空,可以信口開河;而其串連之枝節,更是錯綜複雜,以蛛網形容絕不為過。所以,解因果就要抽絲剝繭、按圖索驥。

我佛住世,即有因果經之說法,是以簡易相對之直述,點出種何因,得何果。但是,因與果,加上輪迴,那麽將如滾雪球一般,愈滾愈大,亦即是說累世的因業,本是各自單獨的事件,但在輪迴動力(即是業力之牽引) ,會將相類性的因業集結,這就是註成命程之理論所在

因果既是如此繁複,當然不是一本書數十章即可闡述周詳,所以吾盡量擇要,而將歸類於同一相類而闡述,此亦為吾奉旨在貴堂著造因果系列以至第四冊。 

今日,本書將要完結,但是又深恐眾生閱書,不能立有所得,因此藉此末章總論,略立綱要,以為眾生閱書之提點,甚願眾生勿負吾心,仔細研閱。書至此結束,吾當敦聘佛聖賜跋與後敘。()

 

WB01343_.gif      回首頁     WB01345_.gif (616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