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玄機》雜誌主頁   宏泓道者其他文章

道家文化(三十七)          文•宏泓道者抄錄(敕奉祖師泓道,正统之道)

在家修行法要-全真七真淺解概要--part 2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五節 培養慈悲心

孫不二仙翁降

詩曰:
慈悲喜捨溢心窗,靄靄靈明不用妝;
浥盡塵情離鬧境,丹成九轉慰穹蒼。

世間所發生的天災人禍,絕大部分是因為缺乏慈悲心所導致,因為缺乏慈悲心之人,易起貪、瞋之心!大智度論有云:大慈予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修習慈心,不但能感應大福利,也會因俱修念覺分故,而獲得離欲、滅盡。大涅槃經有云: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如來,所有善根,慈悲為本。一個人要布施別人慈悲,自己應該先具足滿懷的慈悲心才是。

培養慈悲心先從上親(長者、父母、師長、親族長輩等)開始作觀,接續才逐漸擴展至中親(兄弟姐妹、配偶、同參道友) ,然後是下親(子女、晚輩),再來擴及中立人(無真接關係者) ,最後才對怨敵起慈觀。修行者應輪流地散播慈愛給上、中、下親、中立者及怨敵,直到修習到心境平等。

一個有慈悲心之人,其心必是柔軟的。柔軟之心不會執著。上善若水正是以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强者莫之能勝。修慈禪定之境也為一切有情眾生(含胎、卵、濕、化等衆生)現慈悲。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六節 以歡喜心修行

劉長生仙翁降

詩曰:
心澄萬慮自開顏,仰面青天俗念捐;
恬淡浮生多逸趣,尋花摘葉喜隨緣。

疏忽了自己在家之身分,影響了修行果位。在家修行,除了個人言行思想依教理外,其餘不論是工作或家庭生活、社會人際關係等,與一般人實無太大之差異。

在家修行者應以開闊的心胸,用善意來對事物。以歡喜心工作、與人相處、面對挫折、接受責難、諒宥他人、持戒等等。如此一來不但容易與法相應,亦可轉變他人對修行之誤解。平常心是道。

修行是幫助行者消除憂悲惱苦、脫離苦海,讓身心趨於祥和而達到超生之境地。

學生問大珠慧海禪師: 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禪師曰: 用功。
學生曰: 如何用功?
禪師曰: 飢來吃飯,睏來睡覺。
學生曰: 這和平常人沒兩樣呀?
禪師曰: 不同。
學生曰: 何故不同?
禪師曰: 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

劉長生仙翁
詩曰:道在倫常日用中,家和事順好修功;
知足守分心常樂,夢破千秋歲百翁。

聖示:吾今降著《在家修行法要》。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七節 修在日用倫常中

出家人捨離塵緣,無有親情、職場工作等世俗之累,故可全心全意在研悟經典,或念佛禪坐等專業修行。然而在家居士雖亦學道修行,但仍是社會的成員,更是家庭的一分子,若在家修行也如同出家者,每日花很長的時間來做功課,在「本分」難以兼顧的情況下,則易造成夫妻不睦、親子疏離、人際不良、工作不用心……等天人交戰的窘境,使得離苦得樂的修行本意,變成負擔與痛苦。

故在家修行不能脫離社會與家庭,因此就必須遵循社會與家庭的倫理道德生活,才不會遇挫中途退志,甚至造成一般人對修行的誤解。因為真修行者必能將所學之法落實在日常的生活上,從身、語、意三業之中徹底的反省與改變自己,佐以觀照的功夫來突破貪欲與執著,其日子絕對過得比沒有修行時更積極、更愉悅、更圓融。故道家有云:「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未修,仙道遠矣。」又云:「道在倫常,德在心性,切不可孤修兀坐,以求仙丹之就。」

在家修行者實應先善盡做人的家庭、社會職責,不離生活而又昇華生活,處處利益人群,成為一個道德高尚之人,如此才能達到軌範身心,淨化身心,達到身心解脫自在的目的。

在家居士第一要務乃家和萬事興,其條件為孝順父母、慈愛教養子女、夫妻相處和順。真修者絕不會因為信仰而不顧家庭,不盡責任,反而因為修行讓家庭更顯和樂,進而感化家人邁入道程。

在家居士第二要務乃努力工作,賺取正當錢財以維生計。一個人並非表現出貧窮才算清高,因為人生在世若得衣食豐足,生活安定,才會有餘力從事種種的善事,否則鎮日為三餐奔波,哪還有心思進道修真呢?故經典有云:「在家菩薩如法集聚錢財封邑,非不如法。」

在俗塵中修行辦道或弘法利生或布施救濟,在在都需要錢財來做助緣,如《維摩經》裡,維摩詰居士在世間奉行佛道,但他一樣賺錢營生,而且將錢財用於度化眾生,淨化人間,即是最佳榜樣。所以並非修行了就不能賺大錢,因為錢財是中性的,用於正途則是善財,誤用在惡途才是毒蛇。修行者一樣可以享有物質帶來的快樂,但不可執著,因為執著的結局將是苦受也。

在家居士第三要務乃生活崇儉抑奢。因為世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一旦被物質引誘,則苦海愈陷愈深,所以樸素淡泊的儉約生活,可以減低貪戀之心與對物質的依賴,提升清淨恬淡的精神生活。

有許多人將各類儀式、典禮、苦行、追求神通等當成是修行,其實此乃誤解修行的真諦。若一個人不明白修行的真諦,就會讓修行和生活脫節,一旦法不能反映在我們的行為中,那就只是以法之名,自己欺騙自己罷了!故修行其實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行、住、坐、臥都能依著法理而行,不隨順自己的習氣,讓生活充滿安詳與和諧,其實就可在日常動作中悟道也。 

邱長春仙翁

詩曰:心靈淨化內觀先,富貴浮生莫傾巔;
不懈勤修朝暮日,依行次第悟成仙。

聖示:吾今降著《在家修行法要》。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八節 時時淨化身心(一)

修行在於淨化身心,而達到身心解脫自在的境界,故修行並非向外馳求物欲,而是從自己身心檢點的修治為起始,進而實現自利與利他的理想。

身與心的淨化有相輔相成的效果,因為如果心變得純淨了,則自然會反映在行為上,亦即良善、有道德的行為﹔而身的行為變得純淨時,也自然會讓心趨於安祥、平和、純淨。

淨化身心之方法可從二處著手:一、實行內觀法。二、持守戒條。內觀可以達到心靈之淨化,而持守戒條可達到身、語、意之淨化。

一、實行內觀

一般人碰到不如意之事時,就會自然而然歸咎於外在的環境或人事,並且嘗試去改變外在的實相,忽略了煩惱的產生是源於內在。也因為一般人並不知如何對症下藥,故只好一生被憂、悲、惱、苦所纏縛。而內觀是以觀察事物的本來面目,排除用想像、臆測的方式,不斷地如實覺察自己身心之感受實相,來消除我執與負面心理,而達到淨化心靈的過程。

內觀訓練的步驟以持戒為前提,因為唯有身清淨,才能達到心清淨的境界。第二步驟則是將散亂的心固定在一個目標:呼吸上。第三步驟是當心能專注時,就可透過觀察呼吸去觀察身上的種種感受,洞見各人之本性,進而理解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如何工作,如何與心聯絡,最後心是如何保留住意識,並控制色身的喜怒哀樂,最後達到對治煩惱習氣的功效,獲得清淨的境界。

內觀的訓練需時時在日常生活中,重複體驗無常、苦、無我的真諦,以防止貪瞋、癡的生起,進而滅除煩惱痛苦。

貪、瞋、癡、忌妒、慳吝、我慢等都是屬於心病,當這些力量生起時,會使心晦澀混亂,也會使人變得愚鈍、不健康、不快樂,而淨化心靈可使身心趨於平和,讓身體健康遠離病痛。《維摩經》上有云:「何為病?所謂攀緣;云何斷攀緣?謂心無所得。」心不攀緣,不起妄念,即是心的解脫。此種心的解脫,並非讀誦理論就可達到,而是要透過內觀實際去做,方可得大自在之境界也。

邱長春仙翁

詩曰:持守戒條百禍遷,為山九仞莫偷閒;
無憂無慮逍遙樂,遐享天年福壽綿。

聖示:吾今降著《在家修行法要》。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九節 時時淨化身心(二)

二、持守戒條

持戒,就是守法,亦是淨化日常行為的良藥。

戒乃行為、習慣、性格之意;律乃調伏、糾正之意。故調伏不良的行為、習慣,使之合乎清涼、清淨的道德標準,進而養成良善、正向的性格,實乃進道的基礎。

戒律具有治本也治標的功效,因為戒律是從心地上下功夫的,故當一個人起心動念想造惡業時,不待造作,其念頭即已構成造業的因種,而持守戒律之人即刻就可從心地上制止,那外在身體就不會造業,如此由內而外,由治本而治標,真乃根本之道也。

在家居士可從基本五戒做起,五者,天下之大數。在天為五星,在地為五嶽,在人為五臟,在陰陽為五行,在王為五帝,在世為五德,在色為五色,在法為五戒。以不殺配東方,東方是木,木主於仁,仁以養生為義;不盜配北方,北方是水,水主於智,智者不盜為義;不邪淫配西方,西方是金,金主於義,有義者不邪淫;不妄語配中央,中央是土,土主於信,妄語之人不契中正,中正以不偏乖為義;不飲酒配南方,南方是火,火主於禮,禮防於失也。茲說明如下:

第一、不殺生
凡是有生命的動物,都不能故意殺,教他殺,隨喜讚歎殺。當念眾生如父母,如同六親眷屬,如同自己身體,等無差別。不但如此,更應對一切眾生,常起慈悲愛護之心,常護生,常放生。

第二、不偷盜
對公共財物,私人財物、廟堂之四方財物,不得不給而自取,更不能侵佔,或竊取,或詐取,乃至違反世間法令貪污舞弊等。修行者應做到不自盜,不教他盜,不見盜隨喜,廉潔自重之操守。

第三、不邪淫
在家居士,除正式配偶外,不可與他人有任何淫穢行為。經云:「生死根本,欲為第一。」此戒可從修不淨觀著手,並多念佛號,避絕犯緣。

第四、不妄語
妄語有四:一者妄言,謂口是心非,欺誑不實。二者綺語,花言巧語,傷風敗俗。三者惡口,罵辱譭謗,惡語傷人。四者兩舌,向此說彼,挑撥是非。若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而說假話,打妄語,應立即懺悔,不可再犯。

第五、不飲酒
修行者除因重病,非酒莫療者,應滴酒不沾。因為酒易迷人心竅,失人智慧,更有者因酒膽而造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之事故,甚至犯法喪生。因此,既要修行就應防患未然,持守不飲酒戒及遠避一切麻醉性毒品。

戒的精神在於存心之善惡,心若純善,即入於定的層次,而且是正定的功夫,定力若深厚且持久,便可啟發出智慧的功能。因此,若能從自心的淨化著手努力,讓心不受顛倒夢想的煩惱所動,則心既清淨,所處的環境亦無處不清淨也。

邱長春仙翁
詩曰:除去我執自樂哉,青燈萬載伴蓮台;
秋風吹得層山老,大徹金身待後來。

聖示:吾今降著《在家修行法要》。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十節 破除我執

世間罪惡的發生,追根究底皆是「自私」所引起,然而一個人為何會自私心重呢?此乃源於「我執」之關,也正是因為有我執、自私的習氣,而造成了世人的生死輪迴,故修行者應將「破我執」視為出離生死,證達解脫的首要功課。

何謂我執?我執是指執著堅持有一個真實存在的我,誤認色(身)是我、(感)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識是我,亦即執著這是「我的」身體,是「我」受傷害、是「我」在快樂、是「我」在活動、那是「我的」物品……等,總而言之,一切以「我」為前提,為「我」而努力、而打拚,自然產生「我喜歡」、「我討厭」、「我擁有」、「我受傷害」的想法,一旦最終的結果是與「我」相衝突,則立即衍生出各種煩惱痛苦纏身。

世人執著於我執,故人人希望永保年輕,家財永遠萬貫,情人永不變心,事業永遠如日中天,權勢永遠在握,地位永不墜落等等。然而「萬物無常」,因為有緣生就一定有緣滅,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皆在轉變,世上沒有永遠不變的道理,故世間萬物假象,一旦緣散就會消滅,所以當有一天「我」要消失時,就會不甘心「我」的消失而產生痛苦,包括我所有的一切財產、感情、親情、名利、地位、學術、事業等。

可見痛苦、憂慮、恐懼,皆因我執而起。故若能少擁有、少依靠所有物,則內心自然會少一些牽絆、憂愁,多一些清爽、自在,佛云:「有子者為子憂愁,有牛者為牛憂愁。」正是此理,因此破除我執的觀念,才能盡卸重擔,掃除迷障,回歸心靈的本貌。

為何說世間萬物是假象呢?吾舉一簡例說明:當你眼睛看到一個輪胎時,以為是圓圓的東西,這種認識是錯誤的,為什麼呢?因為只是見到因緣和合的外貌。輪胎的組合是由橡膠加上各種添加物及鋼絲簾線、纖維簾布、尼龍等製作而成,而橡膠是經由橡膠樹的白色乳液做成,橡膠樹又是經由播種、發芽、成長方能採集到乳液,鋼絲亦有其製成經過。雖然眼睛所看到的輪胎是個圓圓的東西,但它是由許許多多的物質組合而成,此乃「緣起性空」。本來並不是一個完整實有的輪胎,眾生以世間的眼光妄見為實,認假為真,當然會陷在幻境出苦無期。

一部車子的鈑金若被刮壞了就需修補,然而鈑金並沒有愛、不愛或苦、不苦的分別,愛、不愛是由車主個人眼光角度不同所產生,並非鈑金或車子的本身有愛、不愛的分別,既然沒有愛、不愛的分別,苦又從何而來呢?故刮壞歸刮壞,當中本無苦,有苦是因為車主執「我」,因此自陷痛苦的泥淖裡了。

修行者當多訓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時,就只是單純的接觸,自然久久可達外境人事物均沾染不到自心的境界,故當你聽到聲音的時候,只聽就好了。

當你聞到氣味的時候,只聞就好了。
當你碰到觸覺的時候,只觸就好了。
如果真能夠辦到這一點,就沒有「我」了,沒有「我」的時候,即能達到「無我」境界,自可船過水無痕的遠離煩惱與痛苦。 

邱長春仙翁
詩曰:慧眼臨風瞰遠山,了然塵事不相關;
推窗綠野星光近,心寄流雲天地寬。

聖示:吾今降著《在家修行法要》。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十一節 「眼」的修行

「我看到一顆令人垂涎欲滴的蘋果。」此乃一般人眼根接觸色塵時的直接反應,然而此種反應卻不是真實的。

世人執著有一個「我」在看東西,但當你將眼睛閉起時,眼前縱有山珍海味、珍珠瑪瑙,卻完全感受不到。故世人常因不明真理,在觀看東西時就會被感覺所騙,並隨著外境而起分別心。若是愉悅、喜歡就生起貪念執著,希望多看一點、看久一點,最好能永遠如此,一旦眼前所看之人、事、物改變了,則生諸多煩惱、憂苦。若所見是不愉悅、不喜歡的就生起瞋念,希望少看一點、看快一點,最好能馬上消失,一旦眼前所看之人、事、物尚存在,則又生諸多煩惱、憂苦。

要超脫此種情形,須有正確的修行方法,亦即時時刻刻保持不落入自我主觀的陷阱。故世人當看到色境(人、事、物)時,不能加上「我」,因為「看到」就是單純的「看到」,此乃眼根與塵境接觸而產生的眼識,並非「我在看」或「我看到」,否則世人可以說「眼睛代表我」,若聽到聲音亦可說「耳朵代表我」,聞到香味則可說「鼻子代表我」……,那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呢?

所以修行者在日常生活當中,可以正見來觀察事實,如此就不會落入偏見而造罪造業。例如看到一棟豪宅,一般人都會生羨慕甚至嫉妒之心,因為自己無能力購置,故反心生咒詛之念,希望屋主事業失敗賤賣家產,或遭祝融焚毀致一無所有,造成「意業」累積深重,實乃得不償失。

真修之人看到一棟豪宅時其意念則有不同,亦即「看到」只歸「看到」,不會落入愛、厭之分別心。這時修行者會觀察此豪宅本乃一荒蕪之地,經過工人將建築材料運輸、堆砌、建構、裝飾,最後成為一棟巍峨美麗的建築。然而經過歲月侵蝕,建築物終將傾毀,恢復到之前荒蕪的情景,所以能斷除隨著境界而生起的貪、瞋、癡等分別心,以及不當的惡念頭,讓身、口、意保持清靜。

其實人的眼睛雖然構造精細,相對亦是甚拙劣的,因為人眼只能見到物質界的一小部分東西。如人眼無法看穿物體,無法看見紅內線之波長和比這波長更長的一切,也不能看到紫外線波長和比這波長更短的一切。亦即世人所看到並認為是完全的、真確的世界,實際上是不完全的、非真確的,因為世人所見只是整個宇宙的極小一部分。

雖然現今科技發達,世人可以靠著顯微鏡看到微生物,亦可靠著太空船或高倍望遠鏡看到比古人大不知多少倍的宇宙,然而這亦只是整個宇宙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修行所謂的「守護六根」並非勿視、勿聽,也不是拒絕外境,或堵住六根、封閉六根,否則眼盲與耳聾者不就清淨無染了嗎?正確的「守護六根」是在接觸外境,面對外在的刺激時,不可隨心所欲的隨習性所轉而落入喜惡之心。

例如見到美色時,一般人會生起貪染之心,此時修行者就需以正念來防護五根。因為美色不過是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心、肝、肋膜、脾、肺;腸、腸膜、胃中物、屎、腦;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油、唾、涕、關節液、尿等所組合而成,實無留戀之美感。而且貪著美色會引起強烈的佔有心,而成為憂、悲、惱、苦的根源。故修行者如能深切了解並時時內觀之,要達解脫之境就容易多了。 

邱長春仙翁
詩曰:五千道行不難求,唯望心淳繼去秋;
浥盡塵情知養性,丹成九轉沐神庥。

聖示:吾今降著《在家修行法要》。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十二節 「耳」的修行

凡人的眼睛見前不能見後,見明不能見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然而耳根在旭日下聽得見,在黑夜中一樣聽得一清二楚,無論是明、暗、動、靜、遠、近、前、後、牆外、牆內,只要人們一靜下來都能聽得見,故耳根是很聰利的,亦是不分時地最方便修持的。

世人常說:「我聽到一首旋律優美動人的歌曲。」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如果只有聲音存在,但耳朵是摀起來的,則聽覺不能產生;如果有耳根,但聲音不存在,則聽覺亦不能產生。故聆聽的那一刻是由於耳根接觸聲塵而產生耳識,並非「我在聽」或「我聽到」。

例如汽車能奔馳,是因為引擎與油門互相接觸而產生,在引擎、油門及奔馳三者中,引擎如耳根,油門如聲塵,汽車的奔馳就如同耳識,少了油門加速或引擎轉動,汽車都無法運作,這當中並沒有一個「我」,也不是「我」讓汽車奔跑的。

故世人若了解真正存在的只是色法(耳朵)和心法(耳識),那就不會錯認「耳朵是我」,或有一個「我」在聽。要不然對於讚嘆、恭維的聲音,即隨外境而起貪染執著;遇到毀謗、咒罵的聲音,即隨外境而起嗔恨厭惡,甚至因而造下各種惡業。

修行者可依下列步驟修持耳根:

一、觀察心隨聲塵而轉
修行者應於靜坐或日常行、住、坐、臥中,針對聲塵的生滅變化專心思惟:此聲是好聽或不好聽?是順我意還是不順我意?我心何以會隨此聲塵起好惡?聲塵只是一種音波,哪有好惡之分別?起好惡心者,是我的習氣在攀緣作祟罷了!若能時常保持如此明覺,耳根自然就清淨了。

二、觀察聲塵是無常的
修行者若觀聲塵時,能不起好惡心,即不會被聲塵外境所轉。此時修行者宜進而觀一切聲塵起滅無常,當聲塵由發聲處起時,此是動塵起相;當發聲源之因滅卻後,聲塵音歸於幻滅。此有因緣即發出聲塵,因緣滅後,聲塵亦滅。如此現象,即世間一切法相、事物本然,本屬生滅法,一切法是無常性,故屬生滅法。此即守護耳根,轉識成智的修法。

耳朵可以聽聞真理,增加智慧,進而斷惡修善;也可以聽聞是非,受愚癡擺弄,進而造惡業嚐苦果,世人不可不慎也。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十四節 舌的修行

王玉陽仙翁降
南柯蟻穴樂崢嶸,古槐樹中展雄風;
好夢由來容易醒,折騰廿載盡歸空。

世尊弟子憍梵缽提,於過去劫常犯口業,時常嘲笑出家人。有一世其為沙彌時,見一老比丘無齒而食,其狀有如牛食後口磨來磨去之反芻樣,就嘲笑他好像牛吃草一般。老比丘即對憍梵缽提云:「我已證阿羅漢果,汝此言乃譭謗聖人,是犯口業的,應當懺悔!」憍梵缽提雖自知其非,並在老比丘前懺悔,奈因果不可思議,仍生生世世罹患牛司(牛食後虛嚼狀)病之果報。

釋迦牟尼佛知其因果,即指導憍梵缽提修「一味清淨」法門,即是沒有分別酸甜苦辣之味,來滅除攀緣之心而入正定,亦即是修無分別定。憍梵缽提於觀察嚐食味塵之過程中體悟,「味道」並非生於舌根自體,因為若是無外來食物,舌無從知其味;又「味道」亦非生於甜淡苦辣之關,因為若無舌頭去嚐試,又怎會知味?經過如此反覆思維修證,終至識心不起分別,超越世間的欲漏、有漏、無明漏等,而證阿羅漢之果位。

其實舌根與味塵本乃是無意識的物質,但當世人之舌根與味塵接觸時,產生了「舌識」,因而對滋味產生分別心,若是合意的滋味即產生貪婪;不合意的滋味即起瞋心,故而造出各種惡因。世人為了滿足「舌識」,可說無所不用其極,天空飛的、陸上爬的、水中游的,無一不入人們的五臟廟,可謂殺業深重。又世人為了己身私欲,鼓起利如刀刃的如簧之舌,四處傷人迭造「口業」,更種下了生死輪迴之根。

然而「舌識」可以造業,但亦能善用修行轉識成智,達到清淨無我的境界。故世人可於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入口之食物,即可發覺各物有其特殊的酸甜苦辣之味性,當舌根接觸到味塵,生起「受」而有味的分別心時,就要將「合意」或「不合意」的念頭作為專注的目標,亦即不觀酸甜苦辣等味塵,惟觀舌之根性離空、有兩邊。如此日久功深的專注即成為明覺之智慧,可體會出所有食物實乃均同,不論是滿漢全席或是清粥小菜,心中都不會升起分別心,故而不會落入對味覺引生的愛、取、有之中,沒有了愛、取、有之纏縛,慢慢的貪、瞋、癡就能徹底熄滅。

舌根能不受入口食物影響,出口之言亦必是善語,而每一句善言即是行善布施,即是止一惡念,斷一惡行。故心中若有慈悲喜捨,所說之言便是慈悲喜捨,這些話語能令聞者心生歡喜,清耳悅心。

一個修行者熟稔了根、塵、識三者的關係,徹底明白其生滅的過程,就能漸達「無我」的境界,之後就要發揮廣長舌的精神,宣說修行法要,自利利他,讓「法」綿延流長,讓更多人從中得到實質利益,了脫生死六道輪迴,方是圓滿之道也。(待續)  

 

WB01343_.gif      回首頁     WB01345_.gif (616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