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玄機》風水雜誌主頁   夢筆其他文章

                                                                           圖、夢筆  

夢裡玄機〔之二零零〕

佛教生死觀(一)

 

    生死問題是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大問題,也是宗教的主旨。人為什麼會有生老病死?在生之前,人的存在是怎樣的?在死之後,人的存在又是怎樣的?是依然存在?還是不會再存在?如果不存在,會去了那裡?如果存在,又會以何種形式?

    無論人如何說不懼生死,但在內心深處,都依然會有這樣的疑問。有人坦然面對死亡,有人畏懼逃避去面對,古來多少帝王追求長生之術,可是到最後,始終無法避免死亡的來臨。

    對於死後的情況,一般沒有宗教信仰的入,無法掌握而只能道聽塗說。而有宗教信仰的,會有宗教思想的支撐,對死亡的恐懼降低。

    佛教思想認為生命有輪迴,人在這一期生命結束後會進入下一期新的生命,但這一個過程的情況是如何呢?而投生後的新生命還是不是「我」?如果不是,「我」會去了那裡?

    人的執著都源自這一個「我」,引起了貪、嗔、癡的欲望,墜入不斷的輪迴,不斷生老病死的痛苦。即是如此的苦,人還是執著這樣的生命,無法捨棄。那怕不斷重覆人生的苦楚,依然樂此不疲。

    佛教思想的主旨是解脫,不再經歷這些苦。而要達成這個目的,首先要強調「無我」。除掉「自我」,自然就再沒有苦的源頭。所以佛教的輪迴思想絕對不是個體自我的輪迴,而是由一個「自我」的個體,依據其生前所作的業在進行輪迴。

    「業」是指一個人在生時,日常所作的一切行為,由這些行為引起的善業、惡業、無記業(非善非惡)等,形成了一個共業的業因。在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裡,不論大小事,重不重要,都會被無遺無形地被記錄下來,貯藏在深層意識的庫房內,佛教稱為「阿賴耶識」。(這只是一個名稱,去形容這一種情況,並非真有實體的存在。)

    所以有句話形容得很貼切:「莫因善小而不為,莫因惡小而為之。」

    人的意識分為八個:眼、耳、鼻、舌、身、意、七識未那、八識阿賴耶。「阿賴耶識」被認為是輪迴的主題;其並非靈魂,是一個種子識,一種能聚合業力的種子,屬於聚合體。種子識聚合了一個人一生的作業所形成的業力,並能令這些業力種子成熟,變現出新的個體生命。

    「業力」可以說等同一般人認知的靈魂。但人所認知的靈魂是個體的存在,而業力卻並非個體,是一個和宇宙萬物,一切現象界融合了的整體;如同大海,吸納了江河百川,有各種不同的形態融合在內。由於有很多其他元素的融合,所以這組業力,再不是個體,而是結合了其他的個體,形成一個全新的個體。

    當這個「業力」與新生命的主體結合時,一個新生命就生起了,然後再漸漸形成一個新的「自我」意識,又再重覆經歷新一期生命作業的過程。

    佛教思想除了「唯識學」,還有「中觀」。中觀屬於「空」的思想系列,對於生死是另一種看法,認為生死的現象是假有的狀態。講起來較長篇,筆者暫不詳細描述。

    密教的生死概念,最著名的是《西藏生死書》。此書對死亡和臨終的情景有很詳細的描述。作者以宗教的角度去揭開死亡的真相,認識死亡。很多人當面對身邊親朋好交瀕臨死亡時,會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如何去幫助他們。甚至對自己的死亡,毫無準備。這本書會教你如何去面對,很值得一看。

    下一卷再繼續探討。(待續)

 

WB01343_.gif      回首頁     WB01345_.gif (616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