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筆
夢裡玄機〔之一四 六〕
一夢因緣
佛法說眾生平等,不要以我執去看待世間一切事物。沒有我執,就沒有對立,不會比較。沒有比較,不容易有爭鬥、得失等負面的情緒。聽起來很簡單,實行起來卻困擾重重。
世間基本概念,一切事物一定有相對的兩面;如好與壞、高與低、美與醜、善與惡、香與臭等等。所以無相對平等這個概念,確是很難理解。
有了這個基本概念,人會本能地用直覺將一切事物劃分為兩面的對立。由於有正反兩面,自然會用比較衡量。譬喻喜不喜歡、討不討厭、該不該做等,進而在這對立中選擇。有些可以控制,有些則無法控制。
所以人潛意識的相應往往也被局限在這兩面的概念中,要不相應好,要不相應壞,在這兩者中取捨。再而有了主觀如喜歡美不喜歡醜、喜歡香不喜歡臭,用感官去對應外面的事物來作我執的選擇,這就是佛法所說五蘊被外境所迷。在這種情況下,相應自然就偏向了一方。
一再說相應很重要,是因為人在生活中不停在相應,卻不自知而隨波逐流。令人掌控不到自己的際遇,甚至人生。
瑜伽相應不只是宗教的一個名詞,而是實際人意識的運作。佛法將其標榜出來,讓人去理解自己的內心,如何去調適處理,不再受因執着所帶來的痛苦;如求而不得、無法捨棄等。這些痛苦往往扭曲了人性,讓人陷入更深的地獄中。
人接觸宗教信仰,都是一種追尋。部份是精神寄托,部份是找庇祐,尋求心安。為了這些目的,有很虔誠去信,有很努力去修,持齋拜佛,誦經唸咒,很聽話很勤力地實踐,希望能達到心中所願。
有人成功,有人失敗,為什麽?
佛教有位大德-夢參老和尚,被譽為深山中一盞明燈,曾為弘一法師外護,法師有名句曰:「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待何生度此身。」,仔細就不寫了,現在一上網,什麽資料都能查到。
出家後法號原為「覺醒」,但他認為自己沒有覺也沒有醒,再加上是做夢的因緣而出家,便給自己取名為「夢參」,源自於他一夢因緣。
夢參法師未出家時,夢到掉進海裡被人救起,並被告知一處猶如宮殿般的建築物才是他本來的歸宿。醒來後,他根據夢裡的指引,找到一座叫「兜率寺」的小廟,並在那裡出家。
如果是其他人做了一個這樣的夢,又會如何?
不同的人做了相同的夢,反應一定不同。當然不同的人亦很少會做相同的夢。因為夢始終源自人自己的潛意識,因此理論上是不會有完全一模一樣的夢,對於夢的感應亦肯定不相同。
夢參法師做完這個夢,直覺就找到一所寺廟出家。這是一種相應,法師自己內心認為出家就是他的歸宿。
如果其他人夢到宮殿,又會不會跑去出家?
所以很多人皈依佛教,很勤力地修行,效果卻並不一樣,得著也不一樣。有人越信越好,有人卻越信越糊塗,有人甚至比不信更糟糕。要明瞭這裡面的奧妙,殊不容易。
密教有很多修行方法;佛、菩窿、明王、天等幾百尊再加其眷屬,各有各的供養法,各有各的功能。聽起來五花八門,十分吸引。大黑天及毘沙門天是財神,最受歡迎。在此不得不提一下,某人在電視節目中結了一個大黑天(媽哈迦羅)手印,伸出無名指尾指作向外挖狀,是完全不正確的做法,奉勸千萬不要模仿,原因下面會講。
修天部供養法最快有反應,因為天部和人一起屬三界中的欲界,和人最接近相似。如可以得美貌、辯才、聰慧、財富、權勢等等,全都是世間最希冀的東西。很多人一聽到這一點就被吸引,接下來背後的一大堆義理完全忽略了。
人時常沒有真真正正地去思考佛法的內容在講什麽,只會將焦點集中在可以得到什麽利益上,偏偏佛法是施予不求回報,那搞什麽?
有次接觸到《藥叉供養儀軌》,被告知如果和某人有仇,修此法可令某人生病(是否很恐怖?所以跟錯師父後果很嚴重)。筆者即時很疑慮(有些人聽了很興奮),佛法怎會有此陰毒害人的法門?
藥义又名夜义,是護持菩薩行法的隨侍,《藥師琉璃光如來》發十二誓願,即時有十二藥叉發誓相隨。這樣光明護佑眾生的善神,怎麽會令人生病?
下卷再繼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