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謝翹楚
錯解神諭的中外經典案例
克魯梭王 ( 網上圖片 )
歷史上,當人們遇到前景不明的疑難時,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往往都會泛起「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念頭,因此古今中外這方面的案例有很多。不過,在求得「仙機」或「神諭」之後,是否能夠正確地加以理解,卻是嚴重的問題。以下,筆者選取了兩個錯解「神諭」的經典案例,與眾共享。
外國案例:
公元前547年,呂底亞王國的克魯梭王( King Croesus
)與波斯帝國的居魯士二世進行多次交戰,雙方互有勝負。由於戰況呈膠著狀態,克魯梭王便派使者赴希臘德爾菲的阿波羅神殿請求「神諭」。祭司說,如果克魯梭王跨越了哈利斯河(
Halys River )就會摧毀一個強大的王國。
使者如實報告,克魯梭王認為「神諭」是指波斯帝國將會被摧毀,便在公元前546年集結部隊渡河一戰,結果慘敗,全軍覆沒,逃回城裡。此時,痛定思痛的克魯梭王才赫然發現,原來「神諭」裡所說的王國其實就是他自己的王國,而不是敵國!
不久後,居魯士二世率兵攻城,克魯梭王被俘,幾乎遭放火燒死。錯解「神諭」的慘痛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南天王」陳濟棠( 左 )及其空軍皇牌戰機( 右 )( 網上圖片 )
中國案例:
民國時期,陸軍上將陳濟棠長期主政廣東,集軍、政、經大權於一身,政治上與南京中央政府分庭抗禮,經濟、文化和市政建設方面亦有建樹,故有「南天王」之稱。
1936年,陳濟棠密謀起兵反抗蔣介石,但他舉棋不定,於是聽從謀臣意見,由其兄陳維周找道士扶乩,請呂洞賓先師指點,結果得乩語:「三水發難,機不可失。」
陳濟棠聞「機不可失」,大喜過望,以為反蔣乃天意,便抓緊歷史機遇,以「抗日救國軍」名義宣佈反蔣,準備北伐。豈料,老蔣早已收買了陳氏手下的空軍司令黃光銳,並由其帶領48架飛機北逃,投奔南京政府,而其餘將領余漢謀、唐海安、李漢雲也紛紛造反。陳濟棠不戰自敗,唯有宣佈下野,倉皇出走香港。
陳氏事後檢討,才洞悉原來「機不可失」之「機」,是指空軍的「戰機」,而非「機會」或「時機」;至於「三水發難」則指三名造反的將領,中間的名字都有水字旁。( 余漢謀、唐海安、李漢雲
)
(寫於2019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