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徹威 |
真言宗的菩提心思想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
大唐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大廣智阿阇黎云。若有上根上智之人。不樂外道二乘法。有大度量。勇銳無惑者。宜修佛乘。當發如是心。我今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求餘果。誓心決定故。魔宮震動。十方諸佛皆悉證知。常在人天。受勝快樂。所生之處。憶持不忘若願成瑜伽中諸菩薩身者。亦名發菩提心。何者謂此諸尊。皆同大毘盧遮那佛身。如人貪名官者發求名官心修理名官行。若貪財寶者。發求財寶心。作經營財物行。凡人欲求善之與惡。皆先標其心。而後成其志。所以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行。既發如是心已。須知菩提心之行相。其行相者。三門分別。諸佛菩薩。昔在因地。發是心已。勝義。行願。三摩地為戒。乃至成佛。無時暫忘。唯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故說三摩地於諸教中。闕而不言。(徹威按:三摩地梵文《samadhi》即是專注的意思。又有譯作「三昧」或「三摩提」。)
一者行願。二者勝義。三者三摩地初行願者。謂修習之人。常懷如是心。我當利益安樂無餘有情界。觀十方含識猶如己身。所言利益者。謂勸發一切有情。悉令安住無上菩提。終不以二乘之法而令得度真言行人。知一切有情。皆含如來藏性皆堪安住無上菩提。是故不以二乘之法而令得度。故華嚴經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所言安樂者。謂行人。即知一切眾生畢竟成佛故。不敢輕慢。又於大悲門中。尤宜拯救。眾生所求皆與而給付之。乃至身命而不吝惜其命安存。使令悅樂。既親近已。信任師言。因其相親。亦可教導。眾生愚蒙。不可強度。真言行者。方便引進。
勝義者。(徹威按:勝義即是真實義)觀一切法無自性。云何無自性。謂凡夫執著名聞利養資生之具。務以安身。恣行三毒五欲。真言行人誠可厭患誠可棄捨。又諸外道等。戀其身命。或助以藥物。得仙宮住壽。或複生天以為究竟。真言行人。應觀彼等業力若盡。未離三界煩惱尚存。宿殃未殄。惡念旋起。當後之時。沉淪苦海。難可出離。當知外道之法。亦同幻夢陽焰也。又二乘之人。聲聞執四諦法。緣覺執十二因緣。知四大五陰畢竟磨滅。深起厭離。破眾生執。勤修本法。克證其果。趣大涅槃。以為究竟。真言行者。當觀二乘之人。雖破人執猶有法執。但靜意識不知其他。又成果位。已灰身滅智。趣其涅槃。如大虛空湛然常寂。有定性者。難可發生。要待劫限等滿。方乃發生。若不定性者。無論劫限。遇緣便回心向大。從化城起為已超三界。謂宿信佛故。乃蒙諸佛菩薩而以方便。遂發大心。乃從初十信。下遍歷諸位。經三無數劫難行苦行。然得成佛。既知聲聞緣覺。智慧狹劣。亦不可樂。又有眾生。發大乘心。行菩薩行。於諸法門。無不遍修。復經三阿僧祇劫修六度萬行。皆悉具足。然證佛果。久遠而成。斯由所習法散致有次第。今真言行人。如前觀已。復發利益安樂無餘眾生界一切眾生心。以大悲決定。永超外道二乘境界。復修瑜伽勝上法。能從凡入佛位者。亦超十地菩薩境界。又深知一切法無自性。云何無自性。前已旨陳。夫迷途之法。從妄想生。乃至展轉。成無量無邊煩惱。輪迴六趣者。若覺悟已。妄想止除。種種法滅。故無自性。復次諸佛慈悲。從真起用。救攝眾生。應病與藥。施諸法門。隨其煩惱對治迷津遇筏達於彼岸。法亦應舍。無自性故。如大毘盧遮那成佛經云。諸法無相。謂虛空相。作是觀已。名勝義菩提心。當知一切法空。已悟法本無生。心體自如。不見身心。住於寂滅平等究竟真實之智。令無退失。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所以十方諸佛。以勝義行願為戒。但具此心者。能轉法輪。自他俱利。如華嚴經云
悲光慧為主 方便共相應
信解清淨心 如來無量力
無礙智現前 自悟不由他
具足同如來 發此最勝心
佛子始發生 如是妙寶心
則超凡夫位 入佛所行處
生在如來家 種族無瑕玷
與佛共平等 決成無上覺
才生如是心 即得入初地
心樂不可動 譬如大山王
又準華嚴經云。從初地乃至十地。於地地中。皆以大悲為主。如無量壽觀經云。佛心者。大慈悲是。又涅槃經云。南無純陀。身雖人身。心同佛心。又云
憐愍世間大醫王身及智慧俱寂靜
無我法中有真我是故敬禮無上尊
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
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
發心已為人天師勝出聲聞及緣覺
如是發心過三界是故得名最無上
如大毘盧遮那經云。菩提心為因。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
第三言三摩地者。真言行人如是觀已。云何能證無上菩提。當知法爾應住普賢大菩提心。一切眾生本有薩埵。為貪嗔癡煩惱之所縛故。諸佛大悲。以善巧智。說此甚深秘密瑜伽。令修行者。於內心中。觀白月輪。由作此觀。照見本心。湛然清淨。猶如滿月光遍虛空無所分別。亦名覺了。亦名淨法界。亦名實相般若波羅蜜海。能含種種無量珍寶三摩地猶如滿月潔白分明。何者。為一切有情。悉含普賢之心。我見自心。形如月輪。何故以月輪為喻。謂滿月圓明體。則與菩提心相類。凡月輪有一十六分。喻瑜伽中金剛薩埵至金剛拳有十六大菩薩者。於三十七尊中。五方佛位。各表一智。東方阿閦佛。因成大圓鏡智。亦名金剛智也。南方寶生佛。由成平等性智。亦名灌頂智也。西方阿彌陀佛。由成妙觀察智。亦名蓮華智。亦名轉法輪智也。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成所作智。亦名羯磨智也。中方毘盧遮那佛。由成法界智為本。已上四佛智出生四波羅蜜菩薩焉。四菩薩。即金寶法業也。三世一切諸聖賢。生成養育之母。於是印成法界體性中。流出四佛也。四方如來。各攝四菩薩。東方阿閦佛攝四菩薩。金剛薩埵。金剛王。金剛愛。金剛喜。善哉。為四菩薩也。南方寶生佛攝四菩薩。金剛寶。金剛光。金剛幢。金剛笑。為四菩薩也。西方阿彌陀佛攝四菩薩。金剛法。金剛利。金剛因。金剛語。為四菩薩也。北方不空成就佛攝四菩薩。金剛業。金剛護。金剛牙。金剛拳。為四菩薩也。四方佛各四菩薩。為十六大菩薩也。於三十七尊中。除五佛四波羅蜜及後四攝八供養。但取十六大菩薩為四方佛所攝也。又摩訶般若經中。內空至無性自性空。亦有十六義。一切有情於心質中。有一分淨性。眾行皆備。其體極微妙。皎然明白。乃至輪迴六趣。變不變易。如月十六分之一。凡月其一分明相。若當合宿之際。但為日光。奪其明性。所以不現。後起月初。日日漸加。至十五日圓滿無礙。所以觀行者。初以阿字發起本心中分明。即漸令潔白分明。證無生智。夫阿字者。一切法本不生義。(徹威按:三摩地菩提心簡言之即是專注於菩提心,乃至認識此心。)
準毘盧遮那經疏釋阿字。具有五義。一者阿字(短聲)是菩提心。二阿字(引聲)是菩提行。三暗字(長聲)是證菩提義。四惡字(短聲)是般涅槃義。五惡字
(引聲)是具足方便智義。又將阿字。配解法華經中開示悟入四字也。開佛知見。雙開菩提涅槃如初阿字。是菩提心義也。示字者。示佛知見。如第二阿字。是菩提行義也。悟字者。悟佛知見。如第三暗字。是證菩提義也。入字者。入佛知見。如第四惡字。是般涅槃義。總而言之。具足成就。第五惡字。是方便善巧智圓滿義也。
即贊阿字是菩提心義。頌曰
八葉白蓮一肘間 炳現阿字素光色
禪智俱入金剛縛 召入如來寂靜智
扶會阿字者。揩實決定觀之。當觀圓明淨識。若才見者。則名見真勝義諦。若常見者。則入菩薩初地。若轉漸增長。則廓周法界。量等虛空。卷舒自在。當具一切智。凡修習瑜伽觀行人。當須具修三密行。證悟五相成身義也。所言三密者。一身密者。如結契印召請聖眾是也。二語密者。如密誦真言文句了了分明。無謬誤也。三意密者。如住瑜伽相應白淨月圓觀菩提心次明五相成身者。一是通達心。二是菩提心。三是金剛心。四是金剛身。五是證無上菩提獲金剛堅固身也。然此五相具備方成本尊身也。其圓明則普賢身也。亦是普賢心也。與十方諸佛同之。亦乃三世修行證有前後。及達悟也無去來今。凡人心如合蓮華。佛心如滿月。此觀若成。十方國土。若淨若穢。六道含識。三乘行位。及三世國土成壞。眾生業差別。菩薩因地行相。三世諸佛。悉於中現證本尊身。滿足普賢一切行願故。大毘盧遮那經云。如是真實心。故佛所宣說。問前言二乘之人。有法執故。不得成佛。今復令修菩提心三摩地者。云何差別。答二乘之人。有法執故。久久證理。沈空滯寂。限以劫數。然發大心。又乘散善門中。經無數劫。是故足可厭離。不可依止。今真言行人。既破人法二執。雖能正見真實之智。或為無始間隔。未能證於如來一切智智。欲求妙道。修持次第。從凡入佛位者。即此三摩地者。能達諸佛自性。悟諸佛法身。證法界體性智。成大毘盧遮那佛。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等流身。為行人。未證故。理宜修之。故大毘盧遮那經云。悉地從心生。如金剛頂瑜伽經說。一切義成就菩薩。初坐金剛座。取證無上道。遂蒙諸佛授此心地。然能證果。凡今之人。若心決定。如教修行。不起於座。三摩地現前。應是成就本尊之身。故大毘盧遮那經云供養次第法云。若無勢力廣增益。住法但觀菩提心。佛說此中具萬行。漸足清白純淨法也。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國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事。贊菩提心曰
(徹威按:上來所說即是修證菩提心的方法,為密教即身成佛法門。)
若人求佛慧
通達菩提心
父母所生身
速證大覺位
《菩提心論》終
真言宗言菩提心與其他大乘佛法無二,必以利益一切有情為主,但真言宗論菩提心的特點是「三摩地菩提心」。因為他教不說「即身成佛」,唯真言宗說之,所以真言宗於《菩提心論》中宣自利利他之義,即是即身成佛。「三摩地菩提心」即是即身成佛法門,上文《菩提心論》有詳細解說,菩提心即是月輪觀所證之自心實相圓明之體。真言宗認為眾生雖然身是凡夫,但實則本來是金剛薩埵,菩提心是本有覺性,唯是貪嗔等纏縛而不顯,故然修月輪觀即身成佛。又月輪即是菩提心,詳文又可參閱《無畏三藏禪要》,收大藏經no.917
真言宗論說菩提心重點必在「覺」上,蓋「菩提」即是「覺」義。由是必須自覺然後覺他,此所以「三摩地菩提心」是《菩提心論》的重點。發菩提心必須先知道發心成就無上菩提,修習月輪觀(三摩地),證一切法清淨無自性(勝義),然後行大悲心(行願)。在世上有很多人都能夠成就利他事業,例如基督教的德蘭修女。真言宗將菩提心作為成佛的因,而真言宗深旨即在即身成佛,故此菩提心就是即身成佛的因。要成佛當然不能缺少大悲心,大悲無量心亦即是四大無量心,加上菩提心戒,由此而建立即身成佛義。
真言宗光明流祖師悟光大僧正云:「……這裡所說的發菩提心是指證道當時的心,這才是道心。這道心並非限於某些場合才會發的,人之心中本然就有這種心,在修證的過程中忽然會發此菩提心……。若沒有初發心去修行亦無法體認這菩提心,但亦不是得天獨厚天資高的人才能發菩提心。 上述一般所說的發菩提心是淺義的發道心,真正的發菩提心是體驗的心,萬物與我自他一如體驗之心,古人所謂初發心即到是指此。這心是見性之心,宇宙一人之心,乾坤獨步之心,人境合一之心,是小我融入大我之心。這心不論在何處都可以發的,在地獄的境界可以發,在餓鬼界亦可以發,在畜生境界亦可以發。在修羅境界亦可以發。這心發時是赤心片片的,見到萬物之當相沒有流動相的,是前後際斷的,不是連續的,是全機現成的。古人云:『荷葉團團團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不加思索之當體現成。又云:『風吹柳絮毛毬走,雨打梨花蛺蝶飛。』當下之境現成,是直覺的境界。……」(見悟光上師《新編正法眼藏》正文第十一章)
初學真言宗的行者,必先發菩提心,這是大乘佛法通則。如上文云「菩提」是覺,「菩提心」即是「覺心」或「覺性之心」。覺是覺一切法清淨無自性—「本不生」義。而「心」之一辭,在梵文有兩個,即是(citta)「質多」,與(hrdaya)「干栗陀」。「質多」為「緣慮心」,當於第六識;「干栗陀」為「本質」,當於第八識。很多人學真言宗都不知道「菩提心」與唯識的關系甚深,甚至認為學真言宗應從「菩提心」入手,而唯識只是鈍根佛法,可說是邪見!
根據《平城天皇灌頂文》云:『「大菩提心」者此有二種:一能求菩提心;二所求菩提心……所求心者所謂無盡莊嚴金剛界心是也。』「能求之菩提心」,為起心以期體認得覺性,故起於第六識。「所求之菩提心」,指覺性之自體,即是自心實相,當於第八識。「能求之菩提心」,稱為發菩提心,為第六識發心說。第八識發心,是「證發心」,又是「離相菩提心」,為證入菩提心自體,起源於《大乘起信論》,為真言宗所取之思想。《大乘起信論》以發菩提心有三種,即「信成就發心」、「解行發心」及「證發心」。前兩種相當於第六識發心,「證發心」即是第八識發心。
第六識發心,是行者初生起上求菩提,下度眾生之念。此發心之思惟,僅起於等六識。第六識為普遍緣慮心,分別善惡正邪,起厭下欣上思考之心,故初發心當起於此。而第八識為有覆無記,並無善惡正邪之念,故斷然不是初起發菩提心。初發心修行,並不能離第六識,此識為生活一切行住坐臥之主宰,人生一切一切,不能離於第六意識心,發心修行亦無例外。
第八識發心,是「證發心」。第六識發心,僅起上求菩提之志,心識並無何等變化。第八識發心,是初地以上菩薩發心,即是真言行者三密加持所發之「淨菩提心」,又是「離相菩提心」。「淨菩提心」即是自心實相圓明之一分,所謂「證發心」,證入自心實相之謂。此「淨菩提心」,在於五智之中,即當為「法界體性智」。真言行者之「本質」本來清淨,由被煩惱所纏縛之狀態,還原為純善無垢之狀態,真言宗稱此狀態為「即身成佛」。也就是上文《菩提心論》所說之「三摩地、勝義菩提心」。由於修習三摩地法(月輪觀、三密加持)而證入「勝義菩提心(證發心)」乃為「即身成佛」。《大日經》云:「云何菩提,曰如實知自心。」此即是「發心即至」。真言行者初發心亦不能不由第六識發心,直至顯現此自心實相「淨菩提心」圓明之體,證入初地。所以第六識發心與第八識發心,並非有異,乃是依發心之行者而有異。未見道之凡夫,是第六識發心,而入初地之菩薩,為第八識發心,故知第八識阿賴耶識亦是「本質」之謂。不學唯識,不證入「識無外境」,根本不能證入此「證發心」。
《平城天皇灌頂文》所說之「所求之菩提心」,即是「淨菩提心」圓明之體,真言宗稱之為「心自體之理德、智德」。真言行者於證入實相之後,「能求之菩提心」為心自體之理德及智德發動之義,故「能求之菩提心」,即成為「所求之菩提心」。真言宗所謂「理德」即是實相,以客觀視一切事物,都是真如實相,是為理德之表現,即是真言宗的「胎藏界曼荼羅」。「智德」即是「淨菩提心」之圓明體性,以主觀視一切事物,都是一心中諸德所顯現,是為智德之表現,即是「金剛界曼荼羅」。所以「所求之菩提心」,是指此理、智不二,妙融一體,也即是上文《平城天皇灌頂文》所說「無盡莊嚴金剛界心」。發菩提心,「所求之菩提心」發動之時,即是當凡夫地時,理、智之德,如植物種子,正埋於地下發芽。至證道之後,即是所埋之種子成長為果實。理、智二德,於無染無著之清淨行中,出於任運自然,成為無意識之善行,為「淨菩提心」自體的表現,真言行者貫澈始終者,即是此「淨菩提心」。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