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農曆干支紀法
〔初刊於本刊印刷版第三十二卷,2000年2月〕
上卷提及新紀元研究項目之一的中華「雜節氣」,今卷再論及歷史可遠溯至中國春秋時代、系統精細嚴密、二千多年未有錯亂的「中國干支紀法」。
用天干地支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是中國曆法的獨特創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地支。數學上,把干支順序相配成六十對,為一週期,稱六十花甲。
歷史較悠久的是「干支紀日」:每天用一對干支來表示,六十天為一期,循環記錄。在出土的殷代甲骨片上曾發現完整的干支表「日曆」。考証文據,我國從春秋魯隱公三年(720B.C.)二月己巳日起,連續使用干支紀日,直至清代宣統三年(1911A.D.)止。在這二千六百多年的流金歲月,沒有錯亂產生或調校發生;是現今世上最長的紀日史料。
而「干支紀時」是衍生自古代「十二辰制」:即將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拼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子時的正中為夜半。宋朝以後,又將每個時辰均分成初、正兩部份。清朝引入西方「二十四時制」,訂定一辰等於兩小時;又晚上十一時零分(23:00)至翌日一時零分(01:00)為子時;子初為十一時,子正為零時。每日十二辰的地支是固定的;再在辰的地支上配一個天干,其規律如下:
當日的天干為甲或己時,則子時的天干為甲;
當日的天干為乙或庚時,則子時的天干為丙;
當日的天干為丙或辛時,則子時的天干為戊;
當日的天干為丁或壬時,則子時的天干為庚;
當日的天干為戊或癸時,則子時的天干為壬。
五天為一個週期,又稱「干支紀辰」。
其實,我國古代還使用過多種時間制度。例如春秋戰國的「十時制」,訂晝夜各為五個時段:朝、禺、中、脯、夕,甲、乙、丙、丁、戊;因四季晝夜長短變化,所以十時制是不均勻的。而西漢曾經用過「十六時制」:夜半、雞鳴、晨時、平旦、日出、蚤食、食時、夜食、人定。又嘗用「一百刻制」,訂一晝夜為一百刻,「一刻」相當於現代廿四時制的「14.4分」。東漢以後,不時用的「更點制」是——日落後三刻為昏,日出前三刻為旦。一夜分為五更,一更分為五點。因不同季節的日出日落,某更某點的時刻就有所不同。
查六十甲子,自東漢建武三十年(54.B.C.),就用「干支紀年」,延續至今,從未間斷。紀年的方法是:甲子為第一年,乙丑為第二年,丙寅為第三年……至癸亥為止,一週期整六十年,然後又從甲子開始。在使用干支紀年法以前,古人曾用過「太歲紀年法」,是由木星運動引伸而來的。我國很早就測得木星圍繞太陽運轉一週的時間約十二年(11.86年),把木星運行的軌道分為十二份,木星每走完一部份就是一年;所以古人又稱木星為「歲星」。但木星的運行方向是自西向東的,和實際觀測的星象運行方向恰好相反,又木星在星空背景上的運行並不是均勻的,有時還要逆行(由東向西)。為方便計算,古人就另外假設了一個「虛擬木星」,運行方向與真實木星相反,且是十二年運行一週,並均速運動的;這個虛擬木星古人稱為「太歲」,或叫「歲陰」。
又《史記.曆書》對「干支紀月」有詳細的記述。每年各個月份的紀月地支是固定的:正月為寅,二月為卯,三月為辰……十月為亥,十一月為子,十二月為丑;再配上天干,其規律如下:
當年的天干為甲或己時,則正月的天干為丙。
當年的天干為乙或庚時,則正月的天干為戊。
當年的天干為丙或辛時,則正月的天干為庚。
當年的天干為丁或壬時,則正月的天干為壬。
當年的天干為戊或癸時,則正月的天干為甲。
五年為一個週期;農曆的閏月則沒有干支。從漢代開始了一個置閏法,把不含中氣的月稱作上一個月的閏月。其實,我國最遲在春秋時就發現了十九年七閏的陰陽曆規律。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