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香港風水學家黃頁

徹威其他文章

     

                                 
修密亦應持戒

   〔初刊於本刊印刷版第三十,2000年4月〕                            文•徹威  

 

    前年曾寫過一篇談戒律的文章,現在回看起來,發覺有很多地方未及說清楚,很容易令人誤會,想在這裡作一個註腳。


    修學密宗的人,給人一個印象是不用守戒律的,以至有人胡作非為,而托辭「方便」。這種現象藏密有,東密亦有。這是密宗的負面作用。不但為佛教界齒冷,亦為密教人士所垢病。


    密教人士不持戒律是一個片面的看法,其實有很多修學密宗的大德,不論藏密或東密,都持戒精嚴。


    目前東密修持者對戒律的看法都有參差,究其原因,可分開歷史的問題及境界的問題。


   
歷史的原因來看,中國自有佛教以來,戒法這一部份是最不統一的。所謂不統一,是指各宗派所持的戒法與印度本來由釋迦佛傳下來的戒法都有出入。這是民族性不同的關係。最簡單莫如乞食、過午不食等此類戒法。又如淫戒,跟各民間風俗也許會有抵觸。其實釋迦佛入滅之前曾吩咐阿難說細微戒可捨,就是為了要方便佈教,但重戒當然要守。


    直至密教傳入日本,成為東密,發展下來,千多年人事變遷,日本戰後男性數目減少,以至出家人可以有家室等等之改變,導至日本佛教界對戒律有不同以往的行法。這點不完全被中國佛教界所認同。一般佛教界認為戒一是不受,受就要守。破了就要懺悔,以後不得再犯。


    從境界上看,密教主張即身成佛。入壇灌頂之前先受三昧耶戒。「三昧耶」是密教的專用名詞,有「本誓」、「警覺」等意思。「三昧耶戒」本身是沒有戒體的。其原因是因為入壇灌頂而即身成佛,佛是成就了圓滿的人格,其行為有「般若智」作主導,是不會作傷害眾生的行為,祗有作饒益眾生的行為。故此三昧耶戒是佛本來就有的行為導向而不需有戒體。(戒體即受戒時對第八識種子的薰染。)


    問題是不是所有入壇受灌頂的人都可以即身成佛,而般若智即生起成就圓滿人格呢?這點成為極大的疑問。而三昧耶戒本身雖然沒有戒體,但三昧耶戒是由般若智所主導的行為,應該是與瑜珈菩薩戒戒本所指定的行為一致。


    換言之,無論即身成佛與否,受三昧耶戒之後的行為,都應該與瑜珈菩薩戒戒本內所指定的行為一樣,無論是由般若智所主導,或是未起般若智之前刻意的遵守。


    有般若智的主導才可以說「方便」這個名詞。因為「方便為究竟」是由發菩提心,起大悲心為基礎。有了菩提心及大悲心為基礎,就算是賣白粉、姦淫虜掠,都是方便為究竟。因為發菩提心、大悲心等基礎主導行為一定是出於饒益眾生,愛護眾生為出發點,絕對是沒有半點貪嗔痴的成份的。


   
要達至這個境界,談何容易。不過現時密教因要佈教的關係,遂將戒律這個問題放下,以迎合更多的眾生,也作出方便的路向,但並不可說密教的修行者是一群胡作非為、不守戒律的人。


    凡事總有正負兩面,密教既要迎合眾生而將戒律放輕一點,就被人利用成為胡作非為的藉口。這不是近代的事,是歷史上也有過的事。說到尾,密宗有神秘的一面,於是有人利用一般人嚮往神秘事物而將密教作為商品或炫耀成名的奇貨。所以密教界亦有部份人開始提倡戒律以糾正一些畸型的風氣。這是密教之光,否則再腐敗下去,密教是會湮沒的。


    目前來說,雖然皈依了的密教弟子沒有被其師父嚴囑守戒,但作為佛教一份子,也應守五戒——即殺、盜、淫、妄語、沽酒。


    守戒除了行為上的事外,大乘佛教強調心的作用。因為行為上守戒是極不容易的事。例如有蟲蛀佛經,是要殺蟲還是要放棄佛經呢?這種矛盾,佛並沒有說明。到現今都沒有一位大德能夠在行為上解決此等矛盾。但持戒並非單是行為上的問題,而是心的作用,這點就有其根據。


   
所以持戒是以戒律精神為要。例如殺戒,行為上的殺是很難避免,因為有矛盾。但殺機就是殺戒的重點。持殺戒即不讓殺機生起,不讓殺機生起就要戒嗔、戒痴、戒貪、制怒。控制自己的心。有了這些基礎,殺蟲等行為雖然是違反殺戒的行為,但於制心而言,仍然是有尺度的。起碼保留佛經而饒益眾生的事,遠遠比殺蟲犯戒的事大得多。了解戒律的精神比行為上枯守戒律重要得多。


    基本上沒有入過戒壇受戒的人,行為上雖然有違反佛戒,但因為他個人並未發過守戒的誓言,所以不需介懷。但如修密法而兼持戒律,相信成就會更快,亦更能體驗佛法的博大精深。
(本篇完) 

 

 

WB01343_.gif      回首頁     WB01345_.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