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
一代宗師帕繃喀大師
〔初刊於本刊印刷版第六十四卷,2002年10月〕
帕繃喀大師
在近代西藏歷史上,帕繃喀大師可說是最具影響力的一代宗師。
大師出生於公元1878年拉薩附近,七歲便自願出家,自幼被認証為清代章嘉國師的轉世(據後世推測及大師自述,他其實應該是川北大師雅弘竹巴的轉世),入色拉寺昧院嘉絨堂學習而畢業為格西,後又入密學院遍學四部密續。
大師修行及持戒精進,深深影響了當時的佛教氣氛,依止在他座下學習的轉世高僧、一寺方丈及有地位人士極多。在大師傳菩薩戒及講經的場合,常有由青海、蒙古等遠地專程步行而來的高僧及其他僧俗二眾,露天的講經場地往往有數萬人席地而坐、晚上便在原地紮營露宿的盛況。大師在1921年,曾為數千人講示菩提道次第共二十四天。這二十四天中的教授內容被結集成著名的《掌中解脫論》,現今幾乎任何格律派法師在講授佛法時都以它為大綱。這部鉅論至今已有多種外文譯本,是洋人佛教徒幾乎必讀的入門論著。據大師的弟子(現今世上已沒有太多,尚在世的亦為垂垂老者矣)說,大師每座說法一說下來便長達八小時,但由於他說法精妙,沒有聽者會感到疲累。在大師說法時,其講示極為有震撼力,說至眾生業力時,多達數千甚至上萬的聽者往往淚如雨下﹔說至三惡道苦時,聽者又會震慄至發抖害怕。有一次,一位極有社會地位的將領帶著寶刀、身穿盛裝地聽法。在只聽一座開示後,他便被大師的開示感動至剪斷了武士的辮子、丟棄了寶刀,從此斷然成為了一個佛法行者。
帕繃喀大師身形雖極為肥胖,但每當他在往訪其師的寺院時,必會在寺院入了視線範圍時馬上下馬,一步一拜地拜至其師之寺院內。在每次離開其師之寺時,大師則倒退而行,直至看不到寺院為止,從不以背部向著其上師之住持寺院。大師之敬師行徑及精神,至今仍常被格律派法師引為事例及模範。
大師的博學多才也是深受人們尊敬的。他一生中著論極多,現今格律派僧人學習所依論著及修持所用之儀軌中,有不少便是由大師寫成的。
在修持方面,大師對顯密教法都精進研學,其一生中有不少時間是在拉薩色拉寺後山的一個小山洞中修持而度過的。這個小山洞筆者也曾朝禮多次,洞內面積不及十平方米,可見大師當年雖然已名震一方,但卻不貪豪宅高樓,也不畏惡劣的生活條件,情願多住在簡陋的山洞中。在大師修學菩提道次第時,其上師每次只會講一個章目,命大師回自己簡陋關房中禪參直至生起証悟。在大師報告了自己的見解及覺受而其師滿意後,才會教授下個章題。就這樣,大師一來一回地求法及禪參法義,在閉關中度過了十個年頭。
在當年,大師的弟子中不單包括了西藏的高僧、方丈及名人,也包括漢地的將軍及後來影響了整個漢地佛教界的能海及法尊兩位大師。在芸芸弟子中(當年幾乎所有格律派法師都曾依止大師學法),大師的其中四位弟子被稱為「四大弟子」。這四位弟子在藏傳佛教中,各都成為了大眾公認的高僧。在當年的西藏,只有派中最高的學者及行者才能被挑選為達賴喇嘛的教授師。而今世的達賴喇嘛幼年的剃度師及稍年長時之正、副教授師分別為達札仁寶哲、鈴仁寶哲及赤江仁寶哲,這三位便正是帕繃喀大師四大弟子中之其中三位。四大弟子中的另外一位是康薩仁寶哲,他的弟子能海大師(能海法師同時是帕繃喀大師及其徒康薩仁寶哲之弟子,所以同時是帕繃喀的弟子及徒孫,這種情況在藏傳佛教中常見)後來在漢土攝受了成千上萬的出家弟子,在家弟子多達數十萬,更曾被美國總統邀請赴美弘法(能海法師當時並未接受)。在現今,在四川、山西、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多個寺院中,仍有數以千計的能海大師之再傳弟子。在這些寺院的殿中至今還供奉著康薩仁寶哲的照片。帕繃喀大師的另一位漢人弟子法尊法師(法尊法師同時也是帕繃喀大師之徒安東喇嘛的弟子)則把《菩提道次第廣論》漢譯。對漢地研學菩提道次第者有極大影響力的著作《菩提道次第略論釋》的著者昂旺堪布,亦是帕繃喀大師的親傳弟子,該論更是昂旺堪布受大師之囑咐而在康定為漢族佛教徒特別開講的(開示內容後來才被其漢地弟子結集成書),先後共說了七年之久,影響深遠。剛才所提過的鈴仁寶哲及赤江仁寶哲,又攝受了不少弟子。現今在海內外弘揚格律派教法的法師,幾乎無一不是他們的弟子。
有很多格律派的學者說,帕繃喀大師是一位名乎其實的一代宗師。格律派教法,在今天得以在漢地及全球各地弘揚,全是帕繃喀大師及其法流弟子所促成的。世上任何一位漢人或洋人格律派弟子,都在某程度上與大師有傳承上的淵源。(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