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乃濟
西人的孝順方式
華人社會「養兒防老」的觀念,對於北美洲的西人來說,意義卻不大。由於彼此觀念差異和社會保障制度的不相同,西方老人和子女的生活相對獨立,但這不代表西方子女不孝順,而是孝順的方式是各具特色而巳。
西人的家庭模式,通常是以夫妻二人為主。子女到了18歲,便會出外闖蕩,無論是讀書或做事,他們都會獨自居住。在他們的觀念中,到了這個年紀,便該自己另有一片天空,有著個人的私生活。若是還和父母居住,甚至會被同伴輕視。
西人父母亦不會有著把子女留在身邊的念頭,反而鼓勵他們去過獨立的生活。像華人那樣三代同堂,甚至是四代同堂的家庭,可說是絕無僅有。華人認為「含飴弄孫」是一種很有福氣的天倫之樂;西人郤認為子女生兒育女是他們下一代的事,父母實在沒有責任替子女當褓姆的義務和習慣。甚至子女請求父母照顧孫兒,也要按照時間支付勞務費用。
不少西人家庭有著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子女若是回到父母家中居住超過一個月,則要付給父母房租和伙食費。平時子女與父母外出共同就餐,侍者也會很自然的詢問是否要把賬單分開。西人的法律,規定父母撫養未成年的子女是應盡的責任,卻沒有規定子女必須贍養父母。
由於西人在年輕時就已未雨綢繆,通過個人的積蓄和投資收益、退休金以及社會保險收入,又或者政府發放給老人的恤老金,為養老作了準備。所以,他們到了老年,不須子女照顧生活。華人社會欠缺了這種保障,因此他們便要「養兒防老,積穀防饑」了。
西人子女雖然在成年後便會搬出去居住,而且日後也不須要照顧老人家的生活,但這卻不表示他們缺乏孝順的觀念,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巳。對於父母來說,子女時常回去探望他們,就是老人家莫大的精神安慰。事實上,西人子女也確實是以這種方式來盡孝道。
有些子女會每天和父母通一次電話,有了電腦以後,便會時常以e-mail向父母問好。有些子女會定期去探望父母,如果住得不遠,亦會每天都走過去看看。有些子女會在假期接父母來同住一段時候,讓他們和孫兒嬉戲。
由於西方的醫療設備完善,養老院可以讓老人家安渡晚年,西人子女肩上的責任便減輕了不少。也由於父母與子女分居,彼此互相探望時,都是客客氣氣的,這便可以免除了「相見好,同住難」的麻煩,婆媳之間就不會發生問題。不過,西人這種家庭生活的方式,華人無論如何是很難接受的。(本篇完)
**小啟:我在今月四日返回溫哥華,半年後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