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林 聰
復活節的各種八卦
聖誕節、復活節都來自西方宗教傳統,這個大家都知道。可是,這些西方宗教傳統裡面很精彩的元素,往往被剔除或忽略了!
聖灰
一些人老是覺得東方宗教迷信、西方沒這麼多迷信。其實嘛,基督教很多派別裡就有各種各樣與佛教、道教對等的所謂「迷信」。譬如說,復活節前40天就是聖灰日,得去教堂,神父唸:「人啊,要知道,來自塵土,終化塵土!」,在信徒的額頭點上聖灰畫個小十字架祝福。
(網絡照片)
齋戒
很多人以為只有佛、道、伊斯蘭教才會齋戒,其實基督教也有,譬如天主教、東正教、聖公會、循道會、路德會,在復活期間的大概40天守齋,很多情況下不能吃陸地的肉,所以會吃素或者海鮮。順便一說,麥當勞的魚柳包,是1962年其中一個分店發明的;這個分店的社區主要都是天主教人口,逢周五不吃牛肉(不限於復活節期間),所以經理只好推出海鮮代替品,沒想到後來變了全世界麥當勞的常規供應。
母堂日
復活節前的齋戒期的中間,在英國、澳洲、加拿大等英語國家,天主教、聖公會慶祝 Mothering
Sunday。通常做法是回到自己小時候受洗禮的那個教堂,或者教區的總大教堂。很傳統的教堂,在那天會朗讀「五餅二魚」典故;大家在教堂建築外面拉手圍成一個圈,包圍教堂,稱為
clipping the
church;然後給一小束春天的鮮花給小孩,讓他們拿回家送給自己的母親。在某些聖公會教會裡,這是整個齋戒期間允許舉行婚禮的唯一一天。還有一種特別的蛋糕,叫
Simnel Cake。這蛋糕是乾果餡,用杏仁糖作為夾層,只在這天吃。
苦路
佛教有各種小朝聖傳統,譬如拜五台山拜戴螺頂代替登五個山頂,或者日本的「砂踏」。天主教也有。在世界各地幾乎每個教堂,都有14張畫,信徒在每個畫像前祈禱,然後走向下一個,一個一個地拜,代替朝聖位於耶路撒冷的、當年耶穌走的那條路。
(照片提供:駱思嘉)
(照片提供:駱思嘉)
受難物崇拜
西方奇幻類電影、電視、小說裡,老會出現一些耶穌相關的「神物」。受難物裡,其他的譬如荊棘冠、命運之矛等稍微有根據,但聖杯基本上難以確定。
根據歷史傳說,其他的聖物就是有所謂的聖物的加持而已,但命運之矛、聖釘、真十字架、聖杯是有比較神奇的具體實際用途的:擁有命運之矛就有無堅不摧的力量;聖杯能起死回生、造王;聖釘能鎮海;真十字架是某種特殊最靈驗治病法事的必須法器。
聖杯
聖杯傳說其實並非基督教官方傳說,卻一直在民間流傳;內容含糊,有說裝過耶穌的血,能起死回生、得杯者當為天命皇帝、由十字軍守護等等,還涉及阿瑟王的武士傳說。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東西難說。
聖杯傳說一直是耶穌聖物裡最神秘的元素。整個阿瑟王傳說建基在其上;《聖戰奇兵》電影就是講述瓊斯博士尋找聖杯和它的神奇力量的;1980年代出版物《聖杯聖血》震動世界,後來有人根據它的資料編寫小說《達芬奇密碼》,後來又有了電影。電影《奪寶奇兵》三部曲其中一部是《聖杯的詛咒》(港譯作《聖戰奇兵》)。
歷史上,有好幾個杯都被懷疑是真實聖杯;不論真假,每只都是價值連城的國寶級古董。最新的八卦新聞是2014西班牙學者的版本,他們認為西班牙里昂那個就是。書一出版,教堂博物館被擠爆了,現在撤下此杯,等另行找到更大場地才重新展出。
剛才提到的《聖杯聖血》一書,涉及陰謀論。內容指這涉及世界歷史最大陰謀,指當年耶穌並非弘揚宗教,而是利用宗教來搞復辟,因為他是皇族血統。他起義失敗,其中一些外圍徒弟用他的開示,發展成現在我們所知道的基督教;另外那些真內閣保護他血脈逃走了,而這血脈延續至今還在,而且仍然在圖謀復辟。書名叫《聖杯聖血》,是指傳說聖杯可以造王,是因為「聖杯」其實不是大家以為的一個杯子,而是指懷上了耶穌骨肉的母體,「聖血」不是指耶穌的血,而指他的王者血統傳承。後來的小說和電影版《達芬奇密碼》,是根據這陰謀論編寫的故事。
命運之矛(又稱聖槍)
《聖經》說耶穌行刑時,士兵用一根矛刺,鮮血從傷口噴出染紅了矛。刺他的那個小兵後來變了好人、聖人。
傳說手持該矛,人皆臣服,可主宰世界命運,擁有它就有無窮力量,能掌控世界;失去了它就會死。其實一直存在著一個教廷沒否認但不愛談的概念。別的聖物不都很正能量嗎?可是如命運之矛,大家相信誰得到它就擁有巨大神秘力量,哪怕用來作惡。所以,這信仰意味著承認它是一種非人格、無立場、無思想、可被任何人所用的工具、力量。這很有趣。
電影《魔間行者》裡的主題就是圍繞著這根矛;《奪寶奇兵》系列也有一部《尋找命運之矛》(港譯作《探險奇兵》)是說它的;在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裡,綾波麗用它來插入人類始祖亞當體中;動畫《鋼之煉金術師》中,聖矛被用來獵捕巨龍;小說《惡魔高校D×D》中,聖矛名為「黃昏聖槍」;小說《魔法禁書目錄》中,有以聖矛傳說為構想所創造出的靈裝刺突杭劍;漫畫《孔雀王》裡,男主角手持聖矛與天蛇王對峙。
歷史上,古羅馬帝國中,這矛是權力象徵;多位戰績彪炳的君主,手持這把矛打勝無數戰役。拿破崙曾經想搶到它,可是他們把它搬去維也納了,他沒成功。這其實就是它後來一直在維也納的原因。它本為維也納博物館藏品;後來,據說希特拉信其魔力,戰爭中拿到後運紐倫堡。1945年聯軍攻入,好像說緊急轉移寶貝時漏了它,鐵血巴頓攻進成功(怎麼又不靈了?),美軍奪聖槍,兩小時後希特勒吞槍自殺。巴頓將軍戰後把它交還奧地利,幾乎馬上就尾隨希特勒去了,撞車死的。這些應屬歷史事實。有幾本書是專門研究希特勒從小對它的迷戀。書內容真假不好說,但希特勒真的有擁有過它,這是歷史事實,而且,在失去後幾個小時他就承認失敗自殺,這個應該是比較正確的歷史。
其實,在歷史上,被視為可能是真東西的有三幾件,每把都有複雜轉手歷史;只是說,現存維也納的那根比較被公認,電影、電視、漫畫也以這根為藍本製作道具。維也納聖槍上面有個後加附件,傳說是用耶穌釘打造的。大概十多年前,科學家檢驗,認為矛的年份對不上,可是釘子的年份卻反而完全對上。
聖釘
這是指耶穌被釘十字架上的釘:西方人對這幾顆釘子的重視,比我們佛教徒對佛牙舍利還誇張。單單對到底使用了三顆還是四顆的爭議,歷代以來就累計了很多學問,延伸成為一門專門學問,譬如說主張三顆的甚至還有個學派名稱,叫Triclavianism。
歷史上有一個鐵皇冠,傳說這是用了其中一顆釘熔化加其他鐵汁打成的,是歷代歐洲某地區皇帝的權威信物,登基是它作為皇帝為天命任命的證明;沒此冠者哪怕當皇帝,也無法符合當時的嚴格定義(有點相當於大寶法王的黑冠),譬如拿破崙就曾經戴著它而進行登基典禮。還有一顆,為了平海嘯,被扔進波濤洶湧的大海裡了,而大海果然馬上平靜了(寶物能定海……這和佛教觀念相同!)。
還有一個八卦:不是民族歧視,但歷史以來,吉卜賽人一向被視為小偷。這個民族,確實也承認他們習慣偷東西,並不很以此為恥辱。他們認為,當年本來有四顆釘,一個吉卜賽人要去偷它們而希望導致無法釘死耶穌,但只成功偷了一顆,所以,十字架上的耶穌很奇怪地兩腳是被一顆釘貫穿的(三顆學派),而因此功德,上帝特許他們歷代子孫可以偷而不屬於犯戒云云。順帶一說,印度有些婆羅門也認為自己偷盜不屬於犯戒,但他們和吉卜賽人的理由不同;婆羅門認為天下東西都是梵天所造,作為梵天後代,天下本屬他們。
真十字架
真十字架(True Cross),是指耶穌被釘在上面的具體那個十字架。
(網絡照片)
有關這個十字架,有很多某些教派接受的傳說;這些傳說和佛教因果類傳說感覺類似:歷史第一個人亞當死時,讓兒子求向天使長米迦勒討了一顆生命之樹的種子含嘴裡,屍體埋葬後,一樹從屍嘴長出,此樹後來被砍,做成橋,所羅門王的皇后經過此橋時,突然受到了加持,感受到它的神聖,跪下親吻木橋,她後來告訴所羅門王此木的神秘力量,所羅門王出於擔心就埋了它。十四代後,此木被挖出來,作為普通木頭,陰差陽錯、冥冥安排地被使用為處死耶穌的那十字架。也傳說,這個歷史上的真十字架被找到了,後來又在戰亂中被搶奪、打碎;其碎片現在供在歐洲很多教堂裡。不過,如基督教自己承認,很大部分是膺品。(佛教在面對同類質疑時,有自圓其說絕招:舍利會增長!)
天主教有些很特殊的治病法事,必須用到真十字架。由於這未必能借到,後代放鬆了要求,用本篤牌代替也允許,但本來是必須有真十字架的,否則無法進行。
鐵匠行規
由於把耶穌搞死的錘子、鐵釘都來自鐵匠,西方鐵匠的老規矩是,從此在受難日不得幹活。
最邪時刻
西方把凌晨三點視為最邪時刻。這是因為傳說下午三點是耶穌斷氣、完成了恩典的最神聖時刻。
復活蛋
除了象徵耶穌從墳墓復活、耶穌的血染紅了雞蛋等等的比較普遍的信仰以外,還有一個傳說:「抹大拉的瑪麗亞」(天主教譯為「瑪利亞瑪達肋納」)去到羅馬皇帝面前說,耶穌已經復活。皇帝指著桌子上的雞蛋答,人死不能復活,正如雞蛋不是紅色;然後,那些雞蛋都變紅了。
(網絡照片)
復活包
這是復活節前的齋戒期結束的食品。這種包叫「十字架包」,通常加入香料,上面有一個十字,在英國、澳洲、加拿大、美國、紐西蘭都流行。十字架代表耶穌,肉桂等香料代表用來保存他的屍體的藥材。
英國有很多涉及十字架包的傳說:受難日做的包不會變壞、發霉;有些人會留下一點作為藥引、靈藥;掛在廚房,可以保佑不會有火災、麵包都烤得完美:掛在船上就不會遇到海難。
十字架包的英文叫法是Hot Cross
Buns。除了「十字架」的意思外,英文裡cross也有「不順氣」的意思。在2012年,一家澳洲麵包店,在看到商業競爭下,感嘆社會沒有底線,在聖誕節後馬上開始賣Cross
Buns。為了諷刺,這家店推出了Not Cross
Buns(「別生氣包」),上面沒有十字架,而是一個笑臉。到了2015年,澳洲烘焙公會發起了抗議,要求業內人士遵守傳統,只在復活節前六周才製作十字架包。
五傷蠟
天主教有一種特別有趣的蠟燭,叫「五傷蠟」。這個在任何天主教堂都有。蠟燭會有當年年份,和希臘文的第一和最後字母,即阿爾法、奧米伽。此外,還要釘上五顆丁香,代表耶穌受難的五個傷口。
(網絡照片)
復活節前,需要用某些工具、進行某種宗教儀式點火,然後用這個火點燃五傷蠟。復活節期間,這個蠟燭必須供在祭壇重要位置。在製作復活水時,要用這個蠟燭泡在水裡三次,然後由主持儀式的司鐸在水上吹氣加持。
在整個復活節期間,這蠟燭必須長期點燃。節日過後,會滅了火,把蠟燭移至教堂裡別的位置,可是一定在能看到的地方。這整年其他時間,通常不點燃,唯獨在洗禮、喪禮進行時會短暫性地點著使用。
(照片提供:駱思嘉)
過了一年,剩餘蠟燭會被打碎。在某些地區,譬如意大利、中國上海,有些人會把碎片包起來,佩戴身上作為護身物。天主教還有一種類似泰國佛牌的寶物,叫「羔羊蠟」。簡單說,這是把羅馬很多教堂的復活節五傷蠟燭收集起來溶化,加入香料油,壓成有羔羊圖案的一種類似泰國佛牌大小的東西。製作過程必須是教皇親自參與,然後加持完畢,他會送給主教,主教脫下自己的帽子來接走,以後自己送人。得到的人可以佩戴或者供奉,據教廷定義說,能驅邪、護身……有各種美好功能。教皇只有自己登基那年,和以後每逢七年才做一次,而蠟只有那麼多,所以這是很稀有珍貴的一種寶物。
陽氣至盛復活水
譬如《邪惡力量》和《驅魔人》,還有各種吸血鬼電影、美劇裡,常看到用聖水驅魔,古代驅魔獵人工具也必定有一瓶聖水。簡單說,天主教聖水,就是經過法事祝聖的普通水,也就是天主教版的大悲咒水,很萬能,用來喝也行,用來灑淨也行,用來驅魔也行,也有人放小容器裡佩戴,作為一種護身物。聖水其實分幾種,其中復活水特別出名靈驗。
復活節的計算很怪,是每年的春分過後的第一次月圓過後的第一個星期天(是的,說過很多遍了,西方人也是有春分、冬至的!)。這也不是秘密,基督教的一些節日,是取「老宗教」賦予基督教意義,譬如復活節就是。在「老宗教」信仰裡,春分過後的第一次月圓這天重要;因為,春分後,開始日長夜短(北半球),「光明大於黑暗」;月圓是「連黑夜也光明」;所以,這是「戰勝黑暗」的緣起,和中華習俗裡的正陽水的「陽氣至盛」意義異曲同工。
天主教每年復活節(我知道,復活節不是春分過後的第一次月圓,而是這過後的星期天……玄學上這已經不是正日了,但,這是演變,理解意識流即可,它的淵源出於「戰勝黑暗」),會加持特別的復活水,免費派送給信徒(非信徒也能索取),也會用來灑信徒祝福,某些天主教國家還過潑水節(端午節「洗午時水」、「游龍舟水」的對等)。(本篇完)
(註:原文是林聰先生從前於國內平台發表的文章。因可讀性高,在徵得其同意後,經删節和微調後再刊於此。)
林聰,生於香港,留學期間任大藏寺法台祈竹寧波車義務譯員及助手;為重建寺院,歷年多次出入藏區,創辦希望小學及藏醫義診所;首位外國人成為日本京都三十三觀音朝聖「大先達」者。《傳奇》、《玄機》、《新玄機》、《溫暖人間》、《星島日報》宗教版早期專欄作家。《與西藏有緣》、《一步一如來》、《京都朝聖書》作者,其著作暢銷於兩岸三地,《與西藏有緣》被部分院校納入輔助教材,《一步一如來》榮登國內當當2011年暢銷榜旅遊類第5位;並有《甚深微妙》等佛教譯著二十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