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玄機》風水雜誌主頁  心藍其他文章

                                                             圖、文 •心藍                                                      

佛經中的「相法」

 
寫在前面的話

    在上期《新玄機》雜誌中,驚悉劉乃濟老先生去世的消息,不勝感慨!本人一直是劉老先生在《新玄機》雜誌上的忠實讀者,對劉老發表的每篇文章都基本看過,真心贊嘆精彩無比!劉老閱歷廣博、相法精湛、文筆風趣又宅心仁厚,在他的筆墨帶領下,作為一個讀者仿佛跟隨劉老在上世紀的大陸、香港及東南亞等地的出版、娛樂、電影、玄學界等各行各業游歷了一遍,領略一番風土人情,見識了種種奇聞軼事,不得不說是一種奇妙的體驗,每每讀到精彩之處會心一笑,想必也達成了劉老「以文會友」的初衷吧。只可惜如今劉老已經仙遊,作為忠實讀者也只能遺憾、不捨與感慨了…… 希望劉老一路走好,天堂安詳……

    謹以此文紀念劉乃濟老先生,亦希望劉老的相法能繼續傳承下去……

佛經中的「相法」

    提到佛經,多數人的印象可能只是幾部大經,如:金剛經、華嚴經、無量壽經、地藏經等等,而經本中一些如:三皈五戒、色空不二、緣起性空、實報莊嚴土等名詞概念,對普羅大眾來說無異於聽天書一般墜入雲裡霧裡,以至於提到佛教教義,可能多數人都認為是講:「空」!即是什麼都沒有!那再問為什麼又說:「空即是色」?就答不上來了。又或者一些人認為佛教徒只是拜佛求個保佑,求個平安、發達,佛弟子諗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大概等於基督教的信眾祈禱求生天國一樣。

    佛教流傳至今日,的確與大眾產生了一定距離,以至於提到佛教,普通人就認為基本等同於看破紅塵,出家修行的意思了,但其實佛經中有許許多多教法,都非常貼合普羅大眾的生活實際,不僅有對事物的種種剖析說明,且幾乎每位佛菩薩、明王護法本尊,都有種種儀軌、咒語及各類方便法以滿足眾生的各種願求,包括:事業、學業、財富、情感、壽命等各方面,可以說面面俱到了。如果說佛教只是讓你出離紅塵的,那為什麼佛菩薩還要說這些種種教法來滿足眾生的這些世俗願求呢?

   
佛陀是無上智慧的覺悟者,佛陀出世說法,無非是告訴眾生,其實我們與佛陀一樣皆具智慧德相,無二無別,但需修行方能證悟。面對億萬無量智慧根性各異的眾生,佛陀採取的是對機說法。對世俗大眾,《維摩經》有云:「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即先滿足眾生合理的願望,再引導眾生明白道理,繼而開啟智慧,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修行過程。且佛之教義通常都蘊含有顯、密、世間、出世間的種種密意,例如:《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云:「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這裡的巨海之難,普通人可以理解為遇到海難翻船,諗觀音菩薩名號可以脫險;對修行人來說,也有更深層的密意,即巨海更是指生死苦海,靠念彼觀音力的加持,可以度脫苦海,到達涅槃的彼岸。所以無論普通人還是修行者,都能靠此獲得護持、指引與解脫,這也正是佛經的妙處所在。

    中國傳統的命理學相法,不僅包括面相手相等等,還包括對人種種言行舉止的觀察,從而推斷其人的性格與命運。而佛經中的種種智慧經驗,也同樣包括了一些辨人識相的內容,也就是類似的「相法」。在《佛說優填王經》中,有四句佛偈:「淫人曳踵行,恚者操指步,愚者足躘地,斯跡天人尊。」,這裡就提到了相法的內容,即從走路方式來觀察了解人的性格:

    淫人曳踵行--指的是邪淫之人,腎精必然虛耗,所以其走路是拖著腳跟走路;
    恚者操指步-- 指的是凶狠易怒之人,其走路急衝衝,身體重心壓在腳指頭上,所以走路是腳指頭先著地;
    愚者足躘地--指的是愚痴之人,心性較懵,走路時是抬起腿壓到地上,好像小孩走路一樣;
    斯跡天人尊,這裡指佛陀的舉止,弘範三界,最尊無上,可以作為天人的導師,受諸天敬仰之意。

    佛經中提到的這些經驗與智慧,在生活中是非常實用的,這裡就是講的看三種人的走路方式,就可以知道其是什麼樣的人。

   
從上可以看出,佛經中不僅有出世間的修行之法,更有佛陀對於眾生世間法上的種種智慧指點,其他的例如關於錢的分配,佛的開示是:所得的錢財應當分為四個部分,一份用於家常日用開銷,一份用於經營,一份用於儲蓄,以備不時之需,一份用於慈善,為以後種福田。就今天來看,這種理財方式也是非常合理與貼合實際的,不僅做了長遠打算,更有對沖風險的預備。不像時下社會上提倡的借貸消費,真的迷惑了一大幫人,尤其是年輕人去貸款消費,滿足欲望,美其名約拉動需求,提升經濟,過去有寅吃卯糧之說,現在恨不得讓你把寅卯辰巳全都借貸出來,消費個一乾二淨,金融資本才會高興;至於貸款者今後的人生就只能慢慢償還透支了的未來,根本無力對抗人生路上的風雨,更難有幸福可言了。人生缺少智慧的指點,就難免迷惑和苦惱。因此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漫漫人生路,恐怕多少都需要一些智慧的指點,來啟迪人生未來的方向,細品佛經中關於世間法的論述,正正可以滿足大眾的這一需求。

(本篇完 ,2021.4.28)
 

 

心藍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WB01343_.gif      回首頁     WB01345_.gif (616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