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中龍    

三家占星學概論:

           吠陀篇(下)

    「吠陀占星學」(Vedic Astrology),與西洋占星學在推斷技巧上,有莫大差別,現淺述其中四種。


星宮照會之分別

 

    星宮照會,就是西洋占星學中之「相位」(Aspect)。所謂「相位」,即指諸行星之間在天上相互所形成之各種夾角關係,是西洋占星學的推斷關鍵的命脈。

 

    「吠陀占星學」中的照會法,與「西洋占星學」的觀點略有不同,主要是以宮位照會為主,度數之距離較其次;而西洋星學較重視度數之距離,宮位因素一般不考慮在內。


    「吠陀占星學」之星宮照會法則如下:


    (一)所有星照會其相對宮,即以其宮數起的第七個宮位。如某人七宮妻位有土星,即謂其人命宮為土星所照。


    (二)木星與由其宮數起之第五個宮、第七個宮及第九個宮照會。如某人星圖一宮有木星,則其五宮、七宮及九宮均受其照會。


    (三)火星與由其宮數起之第四個宮、第七個宮及第八個宮照會。若有人星圖之三宮出現火星,則其六宮、九宮及十宮皆受其照會。


    (四)土星與由其宮數起之第三個宮、第七個宮及第十個宮照會。假如有人星圖上土星在二宮財位,則其四宮、八宮及十一宮皆受其照會。


    (五)有些派別又認為羅喉及計都的照會法不只是其第七宮位,主張與木星一樣,由其宮數起之第五個宮、第七個宮及第九個宮,均包括在內。


華嘉 (Vargas) 之應用


    在「吠陀占星學」中,有所謂「分支圖」(Divisional Charts)之說,每個人皆有十六個分支圖。「分支圖」在梵文中稱為「華嘉」(Vargas),每個「華嘉」均有特別用途,可集中推斷個人某方面的事情。而西方人對「華嘉」的理解,促使了西洋占星學偉人「約翰艾迪」(John Addey)的現出,把西洋占星學舉至更上一層樓的境界。約翰艾迪受到印度占星學的激發,創出了「泛波論」(Harmonic Astrology)之說,更以此說作為「占星學」的科學印證基礎,挑戰科學界。


    使用「吠陀占星學」推算命運,最重要的「華嘉」自然是「哪識」(Rasi),即「本命星圖」,只要根據出生一刻的年、月、日、時以及地點,仔細根據「行星曆」計算,便可起出一張「哪識」。以此「哪識」推算一生之窮通禍福,與西洋及中國的傳統占星學無異。


    可是古代的印度聖賢們,覺得在推斷上,只依賴於一張「哪識」是不夠的,一般最起碼要運用上另一張稱為「那凡沙」(Navamsa)的「華嘉」。所謂「那凡沙」,意是指「九分一分盤」,主要針對個人婚姻幸福之細節而用。


    「那凡沙」是把每一星座均分為九分,每一部份只有三度二十分,所以出生時間務必要非常精確不可。因四分鐘相等於星座宮上的一度,倘若有十三分鐘的生時偏差,這張「那凡沙」便完全錯誤。

 

       

       

            圖一:〔清〕和坤之紫微斗數命盤,其出生資料為乾隆十五年〔1750〕陰曆九月初一午時。每個宮位內的左下角是該宮掌管之「大限」歲數,對於所有對「紫微」略有認識的人,可說是一種常識。    


大剎系統 (DASA System)

 

    此為「吠陀占星學」中推斷流運之一大特色,為西洋占星學所無。所謂「大剎」者,其概念與我國術數的「大限」或「大運」一樣。


    就中國術數而言,凡論「紫微斗數」,必先以出生年、月、日、時安命、身及十二宮,決定五行局,再佈諸星。唯得出五行局數後,即可起「大限」,每一「大限」統人生之十年運程,大起異事,即可從此十年之軌跡尋之。

 

    又如論「子平」,必以命造八字當天前後之立節日,按陰陽男女定其順行或逆行,以起大運之交脫,每十年為一大運,道理與「紫微」無異。


    此外,就連其他不常為人所聞之推命術數中,也有相類似的概念存在:如「太乙人道命法」,亦有大運及大游真限之存在。可見「大限」之應用在我國術數中,無處不在。


    印度的「吠陀占星學」雖含此種概念,但「大剎」之劃分,卻並不一定是十年,與中國之「大限」,毫不相同。其中主要按各行星掌管不同的年限,太陽管六年、月亮管十年、火星管七年、羅喉管十八年、木星管十六年、土星管十九年、水星管十七年、計都管七年、金星管二十年,合共一百二十年。古人謂:「人生七十古來稀」,然今日在街頭巷尾,八十高齡者,隨處可見,故此言已明顯不合時宜。可是在古印度諸聖哲所創下的「大剎系統」中,卻並無此極限,認為人類的自然年壽,為一百二十歲,足以覆蓋今日之歲壽極限。


          

            圖二:七十年代的美國總統尼克遜之「哪識」(Rasi)。其五宮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帝王裕珈」(Rajayoga)。


裕珈 (Yogas)


    何謂「裕珈」?廣義上言之,「裕珈」二字,意指「組合」。簡要而言,即為「星組」或「格局」。而在「吠陀占星學」的這種「裕珈」或格局,是指星曜出現在某種指定位置或宮位中,形成了特別強大的力量,為星圖加強或減弱力量。這是一般對「裕珈」二字的理解。


    不過,正確而言,「星組」可為兩種,「裕珈」(Yogas)其實是專指吉祥方面的星格,不包括凶格,「阿里什塔斯」(Arishtas)才是指凶格。星圖中有「裕珈」者,人生中必有某方面之吉祥現象,如健康異常良好、品德高尚、財祿豐厚、有良好教育背景、能成為政要人物、有美滿婚姻、有賢孝之兒女、人緣特別好等等。至於吉祥現象會出現在以上那一種,當視乎是何種「裕珈」而定。


    至於星圖中有「阿里什塔斯」者,人生當中必有某種不幸存在,如疾病纏身、精神不正常、財祿破敗、醜惡不孝之子女、娶得惡妻或嫁不忠夫、仇敵豎多、脾氣極壞、鄙劣人格等等,亦視乎何種組合而斷。


    按古代經書文獻所載,「裕珈」有非常多種,其中有一種甚為著名的,稱為「帝王裕珈」(Rajayoga)。圖二為七十年代初的美國總統尼克遜之「哪識」(本命星圖),其四宮主火星與五宮主木星同在五宮內會合,形成一個非常明顯的「帝王裕珈」,使他當年貴為政治領導人。


    總要而言,吠陀占星學與西洋占星學無論在起例和推斷上均大相逕庭,惜由於篇幅所限,無法一一細說,日後當於本人著作上道出其中奧妙。

       

                                                                                                                        (本篇完)

WB01343_.gif      回首頁     WB01345_.gif